?
钱惟昱和周娥皇都是聪明绝顶之人。只不过钱惟昱的聪明需要用在计谋战策、尔虞我诈、外交欺骗……林林总总之处,所以在揣摩人心方面毕竟分到的精力要少得多。而周娥皇身为女子,生在太傅之家,除了饱读诗书、琴棋书画之外,无非是些针梓女红之类的闲暇爱好,活了十八年,总的来说在揣摩洞察旁人心思方面,钱惟昱定然是不如周娥皇的。
不过,聪明绝顶之人也都有弱点,那就是这类人往往都有很强烈的智商优越感。如果这一点遭到了挫败,人生就会很低落,甚至自暴自弃起来。
按照这个分析,隋炀帝可算是历史上智商优越感甚高、但是一旦被打击之后就彻底胡作非为的典范了——身为天子,好大喜功,一心把修长城挖运河征高丽臣突厥的千古功绩毕其功于一役,结果居然自己的百姓都不理解这些“为了千秋伟业所必须要牺牲的短暂阵痛”,起来造反反抗了。三征高句丽之后回到江都胡作非为的隋炀帝,和他早年的英武上进相比,明显就是一个智商优越感被挫伤之后自暴自弃的典型,一种“既然不能完美的活不如就此死掉”的艺术家病发作。
钱惟昱和周娥皇在这件事情上一些不理智的举动,其实与隋炀帝的自暴自弃颇为相像。那就是两个智商上碾压了旁人一辈子的强者,突然受到了挫折之后,难免出现的一些逆反。这种情形,越是少经历逆境挫折的人,就越是容易发生。哪怕本身再是聪慧颖悟,没有受挫的人生经历是成熟不来的。
听了周娥皇那句“本小姐才不是为了你而去投湖的呢……”的傲娇呵斥之后,钱惟昱顿时有些巨大的心理落差。原本他之所以以身犯险,无非就是因为自觉什么都算计到了,最后却被人硬塞着欠了一个绝代佳人天大的人情;正所谓最难消受美人恩,犹如骨鲠在喉。现在听周娥皇如此诉说,那岂不是说自己一直都在一厢情愿自作多情么?
不过幸好当时周宗还在场,周宗是老于世故之人,不像钱惟昱周娥皇这些初哥初姐的面子薄,当下便以为女儿是不好意思,所以傲娇病发作了,便立刻开口呵斥道:“娥皇怎可如此无礼!彭城郡王殿下虽然与我大唐分属敌国,可至少对你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我周家之人,难道连知恩图报的道理都不明了么?”
周宗的话算是一个缓冲,给了钱惟昱脑中转弯子的时间。他飞速地把此前的桥段在脑中过了一遍,便想到了一种可能性:莫非周娥皇果真不曾想要让自己知道她的病情,而是周嘉敏气不过姐姐受苦,这才揭破的么?念及此处,钱惟昱回想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