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走一步看一步(3 / 5)

越沧海 无财无能言财 3759 字 2021-06-06

绍古文明,总是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之所以历史上唐宋以诗词著称,但是被蒙元戕伐汉语文化之后的明清却以“小说”著称,就是因为后世的汉语发音已经与作古体诗的十六韵部发音法完全割裂开来了。

在唐宋,发展诗词是有其群众基础的,大部分普通人说话的时候,用字的读音就深合十六韵部分音。而到了明清,只有专门研究十六韵部的读书人,才能知道作诗的最基本韵律平仄。因此,如果号称“所做之诗老妪能解”的白居易穿越到明朝的话,他再写那么多诗,要想追求“老妪能解”的成就,啧啧啧……那便是难如登天了——因为老妪根本听不懂!

可以说,如果钱惟昱现在强行按照后世普通话的发音改拼法,并且将来他得了天下,推广这一套。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历史的罪人,他所建立的那个朝代也不会有历史上“宋词”一类的文化产物了。他本人,有可能就是地球上最后一个正儿八经填词的人。

一言以蔽之,钱惟昱这套法子,是一套用了如今汉语的主流发音、兼顾了日本人说的“台州话式日语”最后整合出来的,读音接近汉语拼音、只有音节字母的写法是沿用了日语假名写法的注音系统。(这个年代的日语之所以发音接近台州话,其实主因还是天台宗的祖庭在台州天台国清寺,在日本占据数百年文化人阶级的僧侣自然说话渐渐偏向那个发音所致。所以,其实有时候,一些文明传承的东西,当时看上去事情不大,却影响深远。)

……

“这套法子,为兄将其称为‘汉和同音’。为兄回国之后,会拨出一批读书人家的女子作为女官,送来和妹子一起研修此法,再让天台国清寺的义寂禅师等精通汉和文化的学问僧居中通译、逐步消弭两种语言读音上的分歧。妹子也要多多设法在日本国广招才女、僧侣推广研习。

争取花上数年时间,编出一本《广韵字典》,不仅要有新式拼音之法,还要纠正如今《五经文字》和《九经字样》当中对部首分门的揣误,而且考究文字意理的正误。最终使汉和同文、天下教化通达。”

汉和同文、教化天下……听了钱惟昱最后这句铮铮之言,年幼的选子几乎已经无法想象这是一份什么样的功绩了,她的年纪和阅历,还没有这个想象力。

“小妹定然废寝忘食,竭尽所能……可惜小妹才疏学浅,只能是边学边做了。”

“怎么可以废寝忘食呢!你还在长身体的年纪——记住,不论什么名垂青史的功业,在为兄心里,只有妹子才是最重要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