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天皇心知他那老岳丈实在不好对付,看着一副笑面虎的忠厚长者模样,其实最会放长线钓大鱼。此刻抢先提出了给钱惟昱议功,显然是希望钱惟昱以后在涉及日本的问题上、能够靠拢他藤原师辅了。
“既如此,以右相的意思,又该当如何赏赐呢?”
“臣惶恐!不敢僭越上意。不过以臣痴长数岁之见闻,以为不如师法古例即可——12年前,征夷大将军忠文公受命讨伐平将门之乱。然大军尚未克尽全功,东国武家平贞盛戮力国难,奇兵侧击,击杀平将门。今日彭城王所灭,虽为藤原纯友残党;然赏宜从重,臣以为不如便遵循12年前封赏平贞盛之旧例。”
如前文所说,当年平将门之乱封赏藤原忠文那件事情,是藤原师辅在朝中树立长者之风的代表作。如今他提起这件旧事,自然别人也都会附和。而钱惟昱的功劳,和当初完成对平将门之乱最后一击的平贞盛也确有可比之处。
不过,村上天皇登基才6年;而且他是从他哥哥朱雀天皇退位之后接过的皇位,而不是从他父皇那里继承的。所以登基之前的村上天皇就像中国那些不管事儿的“贤王”一样,对朝中事情丝毫不打听以避嫌。当年他哥哥是怎么给平贞盛开赏格的,村上天皇还真不清楚——事实上,就算他清楚,也要装作不清楚;这样才好显得他当年登基之前是多么的“贤”。
自古以来,作为皇帝兄弟的藩王,其是否够“贤”,基本上评判标准就是看他多不多事:愈是清心寡欲什么国家大事都不管的,在文官们口中就愈是“贤”。
当下,村上天皇只好继续不耻下问:“还请右相教寡人,当年平贞盛旧例,果真如何?”
“启禀陛下,当年臣侥幸忝列其位,也略知其事。平贞盛因讨平平将门之功,为先帝赠为正五位上左马头、历陆奥守护。陛下既以为应当遵循古例,臣以为不如授予彭城王壹歧国司之职,以使之名实相符,再另以式部大辅之衔,彰其文治之功。”
村上天皇心说:自己这岳丈果真是老奸巨猾。一开始的时候,说什么“臣惶恐、不敢僭越上意”。但是自己只是略微表达了一番“古例是怎么样的”的询问之意,到了藤原师辅那里,马上就能理解成“陛下有意遵循古例”,然后滔滔不绝把赏格都细化好了。这不是名义上恩自上出,实际上恩出摄关了么?
“看来,和藤原师辅这老狐狸说话,还真是不能谦虚啊。有时候他只是装作谦虚和你推让一下,那老家伙就立刻点到即止不谦虚了,把你推出去的手僵在半空中放也不是收也不是。”钱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