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盗穷追不舍,不过在付出了两条战船因为不熟悉附近水文触礁搁浅的代价之后,吴越人再是不甘心也只能放弃了追击。两艘触礁搁浅的战船用尽余力冲滩座沉,人员则涉水泅渡上岸,至于里面的货物,只能是慢慢搬出来晒干了再装别的船上了。
不过,虽然战局的大体走势一直被钱惟昱和陈诲掌握,但是中间倒也颇有几个小插曲。吴越军总共伤亡也有一百多人,在兵力略多于敌方、而且居高临下大船打小船的接舷战形态下,这样的战斗方式打得并不算好。而且如果单看那些最后成功冲上吴越水师战船甲板并且站稳脚跟和吴越人正面对砍的交战比,吴越人在最后的冲杀中交换比并不占优。
而且其中阵亡的数量有八十多人,受伤未死的才五十多人,完全不是正常作战该有的伤亡比——
众所周知,虽然古代因为缺乏医治感染的伤药,导致伤兵的后续病亡率比现代要高的多,但是在当场伤亡比上,以古代兵器的杀伤力,当场战死的人应该只有受伤者的三分之一左右。而既然显示是和日本人交手的水兵中,战死比例如此之高,也可见日本人战术的凶悍。
……
“直娘贼,这些倭刀还真是犀利,而且这些日本人完全是不要命的换命打法啊,咳,呸~要不是爷爷闪的快,差点儿就交待了。”
陈诲在自己座舰的甲板上,端了一张杌子坐定。一边让士兵给他用清酒擦洗、包扎伤口,一边骂骂咧咧地在甲板上吐了一口血痰。按说船舱里的环境更适合养伤,可以阻隔海风,但是陈诲是跑惯了海的汉子,耐不得憋闷空间里的腌臜气味。
他在刚才的战斗中手刃了7个日本人,其中5个是拿倭刀的。不过他自己也付出了代价,左臂靠近肩头的部位被倭刀狠狠突刺了一下,如果不是钱惟昱给他这些高级水师将领配备了顾长风一样的鳄鱼皮和犀牛皮秘制的铠甲,把突刺而来的刀刃向上滑开了的话,说不定此刻他已经被卸掉了一条胳膊了。
刚才的战斗中之所以中刀,倒完全不是说陈诲武艺不行,干不过那几个日本人。而是他从来没和日本人交手过,不适应日本人的刀法。这个年代的日本刀法还没有后来那么多流派,基本上是实用的古流剑术,直来直去。遇到敌方格挡也好,对攻也好,日本人就是一根筋的和你比快。
如果日本人的刀速度快,那无疑是杀人得胜;就算比对方慢,由于汉人的战阵武功招式一般瞬间致死性比较差,所以那些日寇还能在中招之后靠着意志和惯性在自己临死之前补出一刀与杀死自己的敌人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