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廿三婆婆十九媳(4 / 5)

越沧海 无财无能言财 3772 字 2021-06-06

惮。现在听魏岑一说,也觉得很有道理,如果自己再坚持不肯变通的话,岂不是说明自己见机不明了么。

“监军大人果然知微见著,倒是末将胶柱鼓瑟了。末将这便去安排。”

南唐军的船阵随着上峰的命令,很快做出了调整,那些原本拦截着友军冲锋的铁索战船两两靠拢,让铁链和蒺藜网收拢起来,随后编队后退。到了己方船阵身后再行展开,以备不虞,免得有苏州城里的战船冲出重围,

对面常浒河里的吴越军苏州水师依然不退,与南唐军奋力厮杀,不过随着南唐军的战船得以密集冲锋接近之后,双方的伤亡速度一下子陡增起来一开始,因为南唐军铁索船的阻隔,双方没法靠得很拢,也就无法接舷跳上对方战船肉搏砍杀,只能依靠弓箭互相射击,有船舷和女墙等掩体遮蔽,弓箭杀伤速度自然不快。

如今,接舷战逐渐拉开序幕,吴越人渐渐吃力起来,但是依然顶住不退。何敬洙看在眼里,心中暗暗祈祷,又有一些自得,看来不出意外的话胜利的天平正在慢慢向自己倾斜。

“招讨使大人!不好啦!下游有吴越水师主力来袭!距离我军还有十几里水路,下游的斥候船已经发现敌船队了,应该是水丘昭券的主力。”正在何敬洙幻想自己全胜场景的时候,一声禀报打断了他的意淫。

“什么?难道吴越人打的就是全军出动与我决战的主义?苏州城内外消息不通,怎么给他们约定好精确出兵时刻的?不过管不了那么多了,就算你们两军齐出,我难道会怕你们不成,既然敢来决战,那我就一次性把你们都收拾了。”

……

本章按照三千字章节算。以下是史实解说,不算字数。

其实,“蒺藜网反水鬼、长竹枪触网引诱对方提网、与城内守军取得联系后假作不知、约定时间内外夹击、猛火油的各种应用”,这些战术战法的搭配和应用,详见《十国春秋》和《吴越备史》本来就是可以找到的。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水战应用发展的一个巅峰期,主要是因为别的分裂士气,比如南北朝或者三国的时候,江东往往是统一的一国,而北方人完全是水战外行,来了基本上被完爆,所以江东没有敌手也就不会努力进步进化自己的战术和应用,吃老本就够了。

而五代是个异数,因为江东的江、浙两省分别有南唐(杨吴)和吴越两个国家,而且两国相持战争近百年。因为同时有了两个精于水战的国家的互相生死相搏,让我国古代史上的水战技战术水平得到了一个很高的提升,有兴趣的书友可以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