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三个月来的胡思乱想都被今天的来人打消得烟消云散了。
“是水丘昭券让你来的么?”一边看着陈诲从贴身的防水油纸筒里面抽出来的丝帛信函,元德昭一边开口出言确认。
“确是水丘都帅所命!水丘都帅九日前在昆山大寨以东的东海上,诱敌歼灭了何敬洙麾下的水师一部人马,歼敌八千余人。他觉得如今已经是一鼓作气、彻底击破何敬洙部的时机了,但是,他的计划还需要使相大人的配合。”
“就是要苏州水师在约定的日期,从阳澄湖出击,沿常浒河做出突围之状么?常浒河河道狭窄,仅能容两船并行。城内如今还有五千水师,战船大小200艘。如果从常浒河突围的时候,遭到南唐人在河口集中兵力阻击、施展不开,却又如何是好?
要知道,几个月前,何敬洙也是想过把他的水师从长江沿常浒河突入阳澄湖的,结果正是在常浒河与阳澄湖交汇的河口处,被我军以扇形阵集中优势兵力击溃,才未能得逞的。如今这招,和几月前何敬洙那次冒进,又有什么区别?”
无论水战陆战,交战的时候,集中人马形成局部优势兵力是很重要的。比如人所熟知的华容道,你曹军任是有无数人马,阻截的关羽只有数百校刀手。但是因为汉军截住了华容道的谷口,你谷中的曹兵只有排成长蛇阵冲出来,兵力随多却无法同时投入战斗,只能在谷口的地方被占据开阔地形一方的汉军打成添油战术,故而不能力敌。
军事史上,其他那些在敌军长蛇阵行军的时候断头截尾的无数战例,都是印证这一点的重要性的。远的不说,就两个月前元德昭把南唐水师从常浒河-阳澄湖的河口处堵回去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因此元德昭对于这种明显不正常的战术肯定要提出怀疑。
如果不是陈诲的信物非常吻合,还答出了战前元德昭与大王约定的联络切口的话,元德昭都要怀疑这个家伙是南唐奸细了。
“使相,时异则事异。何敬洙用这一招,是画蛇添足,您到时候用这一招,可就是画龙点睛了。还望不要疑虑何敬洙没有后手,没有援军,无人配合。您可是有援军,有接应的。届时水丘都帅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元德昭思前想后了半天,这封书信里面对于包围圈外的友军届时的具体战术安排并没有多提,只是说了让苏州水师如何如何配合。元德昭不得其解,最后还是与陈诲口头讨论请教,陈诲想了一下,把可以说的内容都对元德昭口述了,才算是说服了他出兵。
吴越人准备了三天。六月初四这天晚上,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