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唯有沙船还适合长江口外的浅水海域,可惜南唐军中的沙船比例也不高。
而吴越人的水师,完全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因为浙东都是大海,吴越水师几十年来都是注重战船海上航行的“兼容性”问题的,此刻的吴越水师交战部队中,福船都有三四十艘,沙船更多,还有十几艘车轮舸。
南唐水师追出长江口不到五十里,随着江水的冲击暗流彻底被大海吸收,海风波涛逐渐加紧,大部分战船很快就变得摇摆不定,根本不适合作战。而此刻吴越水师的战船却适时回头,如同灵活的狼群一样猛扑回来!
南唐战船试图结阵防守,用弓箭压制吴越人灵活的小船,但是船阵掉头应变的机动性完全无法保障,战船颠簸也让弓箭的瞄准精度大大下降。
原本在长江里的时候,因为双方的阵势都是四平八稳,南唐一方还能占据风向和水流的优势方向,而到了大海里之后,因为海面远远比江面宽阔无数倍,吴越一方只要机动性占优,有的是机会用轻快小船迂回南唐军船阵背后,抢占上风口的有利地势。
数十艘吴越小船利用机动性优势迂回到位之后,今天的主角也就出场了,那就是吴越水师惯用的烧船利器猛火油!
一时之间,数十艘小船迂回到南唐船阵的上风口,随后扯满风帆、帆桨并用猛冲过来,接近到数十步内之后,吴越人用类似于弩炮的大弹弓把一桶桶猛火油猛力发射到南唐战船上,随后射出火箭。十艘,二十艘,五十艘……越来越多的南唐战船被烈焰覆盖,紧密的船阵立刻被打散,各自往着长江口的方向回逃奔命。
失了阵形的南唐水军,很快被吴越人逮住了机会一拥而上……那些落在大阵西侧的落单南唐军战船,被围拢上来的吴越军砍瓜切菜一样干掉。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水丘昭券就知道这一战胜负已分了,小王爷的妙计,居然又奏效了。
猛火油这种东西,在许多人眼里,或许就不该出现在古代战史里面,只有穿越小说的主角凭借着“先知先觉”才会使用这种大杀器,但是实则不然。猛火油在史书上的应用记载,最早出现在中唐时期,当时是西域都护府人在玉门一代发现有土人使用燃烧的黑油(就是现在甘肃的玉门油田),不过那时候的猛火油还没有直接用于军事用途。
在军事上使用猛火油,五代的吴越国可算是一个先驱了,早在武肃王钱的时代,吴越水军就装备了猛火油这种秘密武器,根据史书记载,其来源就是靠和南唐的黑衣大食国商人海贸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