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卢绛见闻(3 / 5)

越沧海 无财无能言财 4065 字 2021-06-06

加精良。这种情况,和千年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英德两国建设主力舰队的情况是颇为相似的

南唐就好比英国,造船的时候需要如同英国考虑覆盖其全球分布的广袤殖民地作战半径,把战船的吨位更多向续航力、各种海况适航性之类的参数上倾斜、妥协;而吴越就好比德国,一战前德军战舰唯的一目的就是打烂英国海军,所以他们只要考虑在北海和北大西洋战区的作战需求就行了,在这片海域,德国海军比英国海军更专业。

从当年武肃王的时代开始,为了从太湖方向保卫苏州、湖州等地,确保太湖水师的可持续发展,钱还组建过一支水军名叫“撩浅军”。

顾名思义,这支部队在和平年代的任务就是疏浚太湖靠近湖州、苏州两州的湖区,清挖湖底淤泥、兴修灌溉水利。在战争年代,就可以立刻转入纯军事用途,在太湖地区快速机动、快速部署,随时投入战斗。

据说“撩浅军”最为昌盛的时候,虽然要常年占用上万劳动力,但是却可以使苏州、湖州、秀州(现在的嘉兴)等地总计300万亩水稻耕地可以得到更完备的灌溉。由于“撩浅军”的水利建设工作带来的这几州粮食净增产量,就相当于额外多了80多万亩水稻耕地

这个buff产量,比把“撩浅军”占用的劳动力直接拉去种地要高效得多,也算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了。后来宋朝时候所谓的“苏湖熟、天下足”的名言,其最源初的建设者,就是吴越国的“撩浅军”。

所以,吴越人在太湖地区是千方百计发展了一支“可持续发展”的水师的,南唐大军试图从无锡县迂回苏州南部纵深地区,立刻被吴越水师来去如风地登陆截击、骚扰后路打乱了阵脚,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想法,只是乖乖地沿着江阴黄山的南麓缓缓进兵(注:和安徽的黄山完全不是一回事……是后世江阴要塞所在的一处小山)。

如此一来,吴越一方也算是把此前在苏州拢城死守的方略的危害性降低到了最小,可以安心地长期固守城池原本吴越军退守州城的话,南唐军还可以沿着太湖沿岸往南渗透、祸害苏州外围的各处县城和湖州部分地区,现在无锡方向因为吴越太湖水师的优势,南唐军不得不收敛进兵路线,也就只能把祸害吴越后方的打算扑灭了。

……

苏州城里的吴越国守军由挂着宰相头衔、实授宁**节度使的吴越重臣元德昭全权统筹(该节镇下辖苏州、湖州、秀州等地),南唐军围城的时候,苏州城内总计收拢了18000余人的吴越军队,这也是浙北苏南地区的吴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