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肃王在位时也并没有全部为我国所占据,因此来自上游南唐的江防压力对于我国还是很重的,苏州、松江、明州的三都水师,所用的战船从设计到建造自然也是以大江作战为主,楼船艨艟较多,沙船福船较少,所以不适合海上行船;只有台州水师才有较多的沙船。
而我国与闽地之间的征伐也不过是最近三年才开始出现的,国帑又拨不出那么多银两为一两次作战就大规模更换战船,所以我们水师拿着江里的船跑海路,才导致行路迟钝艰难。”
如此说来,就是经费不足,缺少专业的海战船只了。江里作战的楼船这些,讲究的是水面以上部分的船楼女墙要高大巍峨,这样两船相接互相攻战的时候,小船上的人和大船上的人对射就如同平地攻城一方和据城而守一方那样吃亏了;而海船如果也把水面上的船楼造得很高,重心就会往上偏,扛不住风浪的摇摆。
钱惟昱思忖了一下,抛出了一个解决的意向:“如果父王从内帑拨出足够的钱财,半年之内可能造出足够多来去自如的海船?”
“如果是沙船的话,半年倒是足够了。”
“沙船只是适合北方沿海航行,难道就没有……福船么?”
钱惟昱心中吃不准这个时代是否已经有福船出现了,所以语气没敢拿捏得太准,如果顾承训出言怀疑,他就打算解释一下“福船就是闽地的海船”。在钱惟昱的见识来看,沙船毕竟还是逊了一点儿,至少也要福船才够看,三四百年后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大部分的船型不也是福船么。
沙船是古代的平地平头海船,胜在一个稳字,多用于黄海海域,福船则是首尾高翘、相对尖底的海船中国东部沿海的海况,多用于东海海域。
长江口以北是黄海,海水浅,而且海底多为海沙地质,所以“滚涂浪”比较多,所谓的“滚涂浪”是一种洋流为海底沙丘阻挡激荡形成的回浪,用后世的海洋水文术语描述就是“暗涌”,这种海况对于尖底船的航行稳定性有较大的威胁;而长江口以南的东海因为长江水流相较于黄河清澈许多,千万年来东海海底的砂质要比黄海薄很多,海水也深,所以不存在洋流冲击海底沙丘形成的暗流,更适合尖头易转向、易抢风、大吃水的福船。
“福船乃是闽地海船,我两浙商旅几十年来就算出海贸易,也多是与日本、新罗、高丽等地往来,而且走日本的航路,听说前半程也是和去新罗一样,要走耽罗岛,随后沿着高丽到日本的海峡在博多津一带靠岸好像是叫这个名字,具体的还得问那些大海商。再南面的南面岛国我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