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马政渊薮(1 / 4)

越沧海 无财无能言财 3074 字 2021-06-06

?

募集兵源、补足军中空饷的活计,被钱惟昱全权交给了林仁肇去办,至于新招上来的兵,也由林仁肇一并训练。其他部队的加练工作则被钱惟昱托付给司马球全权负责;孙显忠司职巡查各都部队中的军器缺损补足。三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地安排了下去。至于军中其他将领的抵触问题,只能是让水丘昭券老将军镇场子居中协调了。

钱惟昱脚不沾地地忙活了半个月,把军事优化的活计都布置了下去。又视察劝农等苏州地区今年中了一季占城稻的农户重新把晚稻种下——因为占城稻的影响,毕竟占用了原本晚稻四五十天的生长期。虽然江南寒冬来的比较晚,但是毕竟是第一次这么干,对于晚稻的抽芽生长守成会产生多少的不利影响,还是不可不慎的。

同时,晚稻种下之后,钱惟昱也开始在苏州部分地区推广胡萝卜和甜菜,还要解决部分被摊派到的农户对不认得的新作物的抵触情绪。对于这个问题,钱惟昱最终分了两步来走。

一来是完善了目前的常平仓平准官价收购制度,扩大了政府指导价收购的农作物范围,并且把这种制度变成一种常态,也好方便将来在钱惟昱治下更加顺利地推广新作物;

二来么,就是利用占城稻带来的增产,在百分比上略微调低了秋税的税率、略微提高夏税税率、让总税率微有下降——在原本的中国历史上,自晚唐到两宋,一直到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实施之前,官府对农户执行的税制都是“两税法”。

“两税法”就是收夏粮之后征一次税、秋粮之后征一次税。至于人头税,理论上在两税法实施之后是废除的,但是依然还保留了“户役税”,也就是说保留了人民为官府服徭役的义务,算是唐初租庸调法的历史残留。一般来说,每丁每年要为官府免费服役20天,而且口粮自备。

如果不想服役,那就用交“代役钱”替代。如果服役超过了20天,则把两税法中应该缴纳的正税也予以减免。一般是超期服役二十日就免征夏税、超期服役满两个月夏秋两税全免。

在占城稻出现之前,秋税是一年税收的主体,这个税按照土地征收,在江南的苏州地区一般一亩水田要交一斗一升米的秋税、五升的夏税。所以可见夏税一般只有秋税的一半——这也和江南稻作区在原本夏秋粮收获量的比例差不多(当时一种二熟稻普及率还不高,不能够种一种二熟稻的地块,相当于是夏税季节没有收成的,所以夏税要低一些。)

如今,钱惟昱在苏秀明台四州范围内提前展开新式减税试点——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