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政策支持(1 / 4)

越沧海 无财无能言财 3090 字 2021-06-06

?

钱惟昱在彰化住了三四天,也着实把彰化一带开拓出来的“殖民地”全部勘踏了一遍。让随行的司户吏目们把北起乌溪、南至浊水溪的田亩都初步丈量检地了一番;也让随行的病儿检校官们深入民间,探查民户的健康状况,询问这几年来是否有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疫情,毕竟这个年代的汉人对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的耐受力还是比较差的。

所幸,因为如今彰化一带的民户不是闽地和岭南移民而来的,就是大琉球本地的土著,所以气候适应性还比较好,几年来也没有发生上规模的热带病疫情。当年钱惟昱鼓励人们耕种的臭蒿、青蒿如今在大琉球也被农户当作日常蔬菜,在乌溪和浊水溪的两岸河滩湿地区域内广泛种植。

芦蒿类作物当中的某几种对预防疟疾和寒热的药效在东汉就已经初步为医家所知,唐代神医孙思邈的“千金翼方”里面也有对这种药材防治疟疾的记载。在奎宁类等南美原产药材出现之前,这玩意儿也算是汉人对抗南方热带地区的“瘴疠之气”的主要手段之一了。

除了汉人移民在下游湿地种植蒿类作物作为药材和蔬菜的补充之外,蒋家和另外几家主要的出资代赈豪商还在彰化县城里面开设了一些药材铺子,用相对高价的价钱收购黄连、黄柏等药材。黄连是需要种植在阴面的湿润山地气候地带的,不适合大琉球西岸的平原地带,不过对于岛子东面阿里山上的高山族人来说就没什么问题了。

汉人用相对较高的价钱收购黄连等药材,高山族人通过贸易发现在山区种植黄连黄柏这些作物的守成经过贸易之后,是种植芋头山药的两三倍,也就欣然分出一部分山地来种植这些药材。如此一来,汉人殖民者在对付痢疾、伤寒、腹泻、热病等方面都有了相当的保障。

最让人欣慰的是,这些办法其实都不是钱惟昱当年离开的时候教导蒋衮这么做的,而是得到了开拓特许令之后的豪商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总结出来的。这实在不得不让钱惟昱感慨“当市场产生一种需求,它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技术的进步”。

……

这一日,钱惟昱巡视彰化的行程也快结束了。眼见天色将晚,钱惟昱一行人又将回到蒋家的庄园歇宿一夜,次日天一亮就要启航去平湖,随后渡海北上、经福州沿海回到杭州。

有些士卒水手已经开始提前准备回程的辎重补给,甚至提前睡在船上打点。不过钱惟昱自然是不需要如此的了。

他和蒋洁茹两人缓缓按辔而行,座下是两匹驽马,其他贴身侍卫就没有这个待遇了,只能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