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出现误差。
不过,一整个下午都沿着一个方向放船,这起码是出去了七八十里地了,到日头西沉的时候,蒋正明才让船只从西南转向东南,可见他已经是心中笃定,至少对周围几百里范围内这个季节会吹什么风洋流如何流动了如指掌了。
船队里面的其他船,也有两三艘见机快的,差不多是同一时刻转向掉帆。至于船队里面其他大部分船,则是看着领航的船转向了才亦步亦趋,可见蒋衮手下如今合格的船长也许可以凑出百来人,但是合格的舰队领航人员依然是不多的。毕竟这样的人才需要经年累月的锻炼。
钱惟昱站在桅杆底下观摩,红日即将沉入苍莽的大海。这时,他看到蒋正明居然亲自手足并用轻快地爬上了桅杆顶部折腾了一番,随后才下来。伴随着蒋正明的身形,一阵阵悠扬的银铃声缓缓传开,让钱惟昱颇感诧异。
“蒋叔,这是在做什么?”
“好教小王爷得知:这一趟转向之后,如果风向风速不变就可以行驶一整夜。咱在桅杆上挂了风铃,调了铃坠的配重,目前的风速,桅顶的风铃声响比较稳定,也就隔三差五撞一下钟壁,如果耷拉下来没声息了,或者撞钟声急促不止,那就说明风变大了或者变小了,到时候就要注意多定位几次,标出船队的位置。
本来这活儿也想让其他人练练手,不过他们对风速的估计和铃坠轻重的比例不好拿捏,如今还是咱自个儿干。”
钱惟昱暗暗点头,看来这年头的航海技术和人员的手艺操作还是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自己后世那些经验真是不够用啊,还需要和这些大行家慢慢切磋,才能够变成实打实地实用玩意儿。
钱惟昱又和蒋正明闲聊切磋了几句跑船走海的经验,问问蒋正明觉得如今还有哪些操船的细节觉得比较难为、希望改进;这时候,一下午都在甲板上打熬力气苦练刀法的顾长风好像生物钟非常准点一样地去洗漱了一番,随后喊钱惟昱去吃饭。
“小王爷,又到了饭点儿了,蒋姑娘已经弄好了,这便回舱里吧。”
众人边走边聊,距离尾楼的舱门还有十几步,就被一股久违的香味吸引了。
这开船的五六天伙食简直不能看,都是钱惟昱拿大家做试验品,来测试各种新式防腐食物。无论是泡菜还是火腿抑或柠檬干,都被钱惟昱要求船上的厨子按照如何如何的手段烹调组合。钱惟昱认为这是很有营养的,是为了试验他的远航营养配方,却没考虑过口味问题。
闻上去颇为美味的东西把蒋正明和顾长风两个没节操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