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金井梧桐秋叶黄 第二十八节(12 / 13)

大隋风云 猛子 11478 字 2021-06-06

保,负责操办新皇登基大典和先帝大丧之礼。

李丹和宇文宪等人则召集中枢大臣商议与西突厥的盟约。这份盟约有卖国之嫌疑,但李丹愿意一力承担所有罪责,随即得以通过。

同日下去,李丹、宇文宪和昭武江南正是签订盟约。

晚上,宇文宪、李晖约见大陈国皇子长沙王陈叔坚,昭武江南应邀参加,三方展开会谈。

与此同时,李丹则在大德殿和大臣们商讨是否废除新政的事。

宇文盛、窦毅、王轨、宇文神举、高颎、苏威、韦世康、杨荐、郑诩等三十多名大臣云集殿内,争论非常激烈。

大臣们众口一词,强烈要求废除新政,只有李丹、高颎、王轨、苏威、韦世康等五位大臣坚持继续实施。争论到半夜,苏威提出了一个建议,加大限制佛道两教之策的力度,寺院道观控制在一千所,沙门道士控制在十万,其余所有寺院的房屋、土地、财产、杂户、奴婢一分为二,一部收归朝廷,一部赏赐给朝中大臣,按品级高低人人有份。

这是明目张胆地瓜分朝廷财富,但得到了大臣们的一致赞同。

此策一定程度上平息了门阀权贵对新政的愤怒和抵制。新政让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失,现在朝廷加倍补偿了,愤怒自然也就消失了,抵制也就成了笑谈。

这时,又有大臣说话了,朝廷赏赐了杂户和奴婢,家里人口多了,吃饭有困难,你得修改田制。

大周朝廷为了和门阀权贵争夺人口,在实施均田制的时候,门阀权贵家里的杂户和奴婢不能授田,这为朝廷下旨释放杂户和奴婢创造了条件。过去大周每释放一次杂户和奴婢,都能增加一定数量的均田户人口,这有利于朝廷财赋的增加。现在这些门阀权贵看到时机来了,马上提出来修改田制。

李丹大致问了一下情况,高颎和苏威认为朝廷土地增加了不少,可以扩大授田对象。李丹大手一挥,准了。

这时,苏威提出来修改官制。

官制修改本来就是新政的主要内容,宇文护早有详细的计策,但他死了,这个事也就搁置了。李丹那日曾听到宇文护的遗言,并做出了承诺,所以他毫不犹豫地也答应了

三省分立这种官制从曹魏开始,到两晋已经很成熟了,但因为大周实施六官制,这两种官制差别很大,修改、准备和实施都要一段时间的准备。李丹让苏威、韦世康负责此事,只待大战结束,时机合适,则下旨颁行。

苏威担心李丹这个大冢宰做不长,要求一个月内实施。像李丹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