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及。如果我是你,马上辞官归家。
“我和你一样吗?”宇文护气得哭笑不得,“我如果处在你的位置上,还要你来劝?我早回家抱孙子了。”
宇文护懒得理睬庾季才,客客气气地把他赶走了。其后很多臣僚来访,有的劝告宇文护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对手和你公开对抗,意图置你于死地,那你干脆上位算了,一了百了;有的说话比较含蓄委婉,但意思很明确,如今没有退路,你完了,我们也完了,要当机立断,不能再犹豫了;有的言辞暧mei,这些人属于附炎趋势之徒,宇文护倒了,他们也能生存,虽然可能受到牵连有些损失,但影响不大,不过相比较而言,当然还是宇文护继续当政最好,所以他们的话冠冕堂皇,相信晋公对大周的忠诚,坚决无条件地支持晋公。
李丹和大将军侯龙恩、侯万寿、刘勇,中外府司马冯恕、司隶尹公正、袁杰等人态度明确,没有时间了,动手吧,再拖下去,事态一旦失去控制,反受其害。
宇文护想了两天,请来了叱罗协和冯迁两位老朋友,这两人都比宇文护年长,曾在中外府历任长史、司马,曾一起合谋夺取了大魏国祚,建立了大周国,参予策划了弑杀孝闵皇帝和孝明皇帝,为稳定和巩固宇文氏国祚立下了汗马功劳。
宇文护很伤感,说宇文氏的子孙不能理解他的苦衷,以致于骨肉屡屡相残。当年孝闵皇帝宇文觉刚刚登基就要杀我,我觉得他完全是个白痴。那时候宇文氏国祚未闻,拓跋皇族还有很多坚定的捍卫者,而宇文氏和门阀勋贵的权柄争夺也非常激烈。宇文觉受到臣僚的蒙蔽,不想着守住大周江山,只想着抢夺权柄,他就不想想,在那种岌岌可危、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宇文氏能夺拓跋国祚,其它人就不能再夺宇文氏的国祚?其后孝明皇帝宇文敏还是一样,一门心思要骨肉相残,逼得我不得不出手。
现在这种情况又出现了,宇文邕终于忍不住,也要下手了。他以为大周的江山稳固了,可以杀我了,但他就不睁大眼睛看看,现在的大周形势比十几年前更危急。过去突厥人还不够强大,如今突厥人强大到足以一口吞噬我们。此刻大周更需要的是稳定,是强国,宇文氏更需齐心协力,不能为了眼前一点蝇头小利而丢失国之大利,可惜宇文氏子孙都没有长远的目光,都不能理解我。
我还能活多少年?我这个年纪的人,说死也就死了。等我死了,把路都铺好了,宇文邕就算不能征伐天下,最起码可以守住目前的基业,他为什么就那么着急?难道我死了,他就能把大周所有的危机都处理了?大周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