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惊波一起三山动 第五十一节(6 / 9)

大隋风云 猛子 8047 字 2021-06-06

,马上就要饿死了,你还信佛吗?当年六镇边民有多少人不信佛?既然他们信佛,相信因果报应,生死由命,为什么几十万人还要举旗起事?”

断箭疑惑不解,他自小在寺庙长大,只看到善男信女们念经礼佛,还真的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念经礼佛。

“佛法要想得以弘传,首先要让人们相信佛的法力。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希望佛能施展自己的法力,给他们吃的喝的,给他们衣服穿,给他们草屋住,让他们能活下去,然后他们就会相信佛,相信自己的虔诚能感动佛,能让佛赐予他们生存所需的一切。”淳于盛说道,“所以,佛法在中土得以昌盛,靠的是钱财。”

“自晋(东晋)以来,大江南北推崇佛教,并设置了完善的僧官制度,寺庙也拥有自己的土地,耕种这些土地的有佛图户,有逃避役调而出家的下层沙门,拓跋大魏时还增加了僧祐户的收入。每年朝廷为了弘传佛法都要给寺庙调拨一定的钱财,皇帝和门阀权贵、商贾富豪还会捐资修建寺庙和佛像。各级僧官和寺庙有了土地、钱帛和粮食,弘传佛法的时候腰杆子就很硬了,因为不管你信不信佛,最起码佛可以让你活下去,这就够了。”

“既然佛门有利可图,僧尼也就鱼龙混杂,滥竽充数之辈更是比比皆是,尤其很多僧官本是穷苦出身,因为天赋原因精通佛法经义,得以上位获得权势,随即也就忘了本原,变成穿成僧衣的佛门权贵了。这些人和当朝权贵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权势财富的追求。寺庙的财富越多,僧官的实力也就越强,弘传佛法的力度也就越大,信徒多了,香火旺了,反过来又增加了寺庙和僧官的实力。”

“寺庙的土地是有限的,给寺庙种土地的人也是有限的,放子钱(高利贷)又不敢太明目张胆,所以要想让财富增加的更快,最好的办法就是营商。寺庙种地不要上缴田租,沙门也不用征服徭役,营商当然也不用上缴市税和关税了,因此只赚不赔。”

“你知道大周有多少寺庙,多少沙门,多少道士吗?”淳于盛问道。断箭摇摇头。

“据你哥哥说,大周有大小寺庙一万多座,沙门、道士一百多万口,十个大周人中就有一个是沙门,这还不包括为逃避役调而托庇于寺庙的荫户,由此可以想象,宇文护的丝路政策对佛道两教财富收入的打击有多大,尤其是佛教,损失更是惊人。”淳于盛笑着摇摇头,“你现在知道大周朝堂危机有多么严重了吧?”

断箭急促地喘了一口气。过去自己听梁山公埋怨,说限制丝路是本末倒置,具体原因也不清楚,今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