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了,琅琊王高俨被幽禁,冯子琮等人被绞杀肢解,祖瞎子出任侍中,再掌机要。”
“你说什么?”淳于盛大为吃惊,“祖瞎子?祖珽(ting)?他又出山了?”
=
=
=
=
注释:
青海骢:
《北史.吐谷浑传》载:“青海周回千余里,海内有小山。每冬冰合后,以良牝马置此山,至来春收之,马皆有孕,所生得驹,号为龙种,必多骏异。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世传青海骢者也。”后因以泛指骏马。
《隋书》:吐谷浑有青海,中有小山。其俗至动辄方牝马与其上,言其龙种。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日行千里,故世称青海驹。
=
阇那崛多:犍陀罗国高僧,见于《续高僧传》卷2《阇那崛多传》。
两晋南北朝时期,僧俗学者著作的中国僧人传记极多,其中记述最全面系统、影响最大的僧传为梁代释慧皎的《高僧传》。
《续高僧传》又称《唐高僧传》,简称《唐传》、《续传》。唐道宣撰,30卷,为继慧皎《高僧传》之作。书初成于贞观十九年(645),其所载实止麟德二年(665)。
=
阇那崛多(公元522―――600年),华言“至德”,隋代著名译师,犍陀罗国人(犍驮罗国,古代亦译作乾尼陀,即今之巴基斯坦。),属刹帝利种姓。阇那崛多来华,最初可谓时运不佳,遭遇北周孝武皇帝法难(周武灭佛),未能施展其才能。建德三年(公元574年)他被迫离境前到突厥,被突厥佗钵大可汗所尊奉。直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始被延至长安从事译经工作。幸在此后十五年中,他的译经事业,功勋卓著,为中国佛教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