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从?茹茹(柔然)、铁勒、厌哒、吐谷浑、高昌、契骨、室韦等等,哪一个不想雄霸大漠?突厥人还需要更多的时间稳定大漠,但是,他们要想永久称霸大漠,还需要清除一个更大的威胁,那就是来自长城南方的威胁。
=
柔然汗国的败亡是个血的教训。柔然汗国前前后后有一百五十多年,实力鼎盛时期要远远超过现在的突厥汗国,但最后还是败亡了,被强大的大魏国击败了。击败柔然人的根本不是突厥人,而是长城以南的拓跋鲜卑人,是他们摧毁了强大的柔然汗国。这些鲜卑人南下后,和汉人迅速融为一体,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汉人的鲜血,他们为此变得更加彪悍,更加聪明,更加强大。
突厥人本来没有崛起的机会,大漠各族面对来自长城南方的强大威胁,只有联手抗敌才能生存,但大魏国分裂了。三十多年前,强大的大魏国突然一分为二,大漠各族突然间失去了最可怕的威胁,于是狼烟四起,诸雄争霸,伤痕累累的柔然汗国轰然倒塌。
长城南北同时陷入了长达几十年的战乱,各国合纵连横,年年征伐。
大魏国分裂后,东为高欢,西为宇文泰,但宇文泰势弱。大漠四分五裂后,东为柔然的阿那瓌(gui),西为突厥的阿史那土门,而突厥势弱。于是宇文泰和突厥结盟,宇文泰帮助突厥横扫大漠,而突厥则帮助宇文泰对抗高欢。
几十年过去了,宇文泰、高欢、阿史那土门都死了,但阿史那家的突厥汗国统一了大漠,而宇文家的大周和高家的大齐不过分庭抗礼而已。
这时,新的形势出现了。
由于突厥人率先统一了大漠,他们实力强横,而长城南方的周、齐两国却依旧陷在长年累月的战火之中,实力不增反降,突厥人因此具备了南下长城的实力,野心勃勃的大可汗燕都随即准备南下征伐。
燕都急于南征的原因就是担心长城以南的周、齐两国合二为一。周、齐两国如果统一,大漠的灾难也就来临了。历史上,无论是强大的匈奴,还是彪悍的柔然,最后都败给了来自长城南方的强大军队。这个教训对突厥人来说,记忆犹新,他们不想重蹈覆辙。
此刻,阿史那燕都要南征中原,而阿史那室点密要西征波斯,两个人都要开疆拓土,虽然目的不一样。
长城南方的富裕不言而喻,谁都知道,谁都想去占有,但如果连自己的生存都有问题,那就是痴心妄想,所以,对于东部突厥人来说,当务之急是把握时机,迅速南下长城,饮马黄河,先把长城南方占据了,把威胁自己生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