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三(1 / 3)

?

杜里仁和汪主任两人,在这家公司等了几日,直到厂里打来电话,告诉两人钱已转到了厂里的账上,两人方才离去。

这几日,汪主任因杜里仁催到了款,他对杜里仁不再看不顺眼了。而且,杜里仁整天胡侃乱吹的奇谈怪事,也听的汪主任整天呵呵的笑声不停歇的。所以,汪主任现在不仅看杜里仁顺眼了,且还对他心有好感了。

杜里仁虽是第一次出差,但他以前当过兵,所以,不算是正宗的土包子,他属于见过了点世面的土包子。于是,汪主任便领着杜里仁,到处游玩了起来。

其实,汪主任并不是在实战中不及杜里仁。汪主任是搞销售的,他的工作经验很丰富。汪主任之所以要不回销售款,皆因他在要款时,还要顾虑到以后的销售工作,好不好开展等一些问题。所以,他在催款时,便会缩手缩脚地,不好开展工作。

杜里仁因没有这么多需要顾虑的问题,加上他本就是一副涎皮赖脸的性格,可说他天生的就是讨债人的性子。

待到和厂里确认,钱已经到厂里的帐上了,汪主任因是整个销售室的大主任,在厂里还有很多事需要他去处理。而且,他见杜里仁催款,几乎不用他教就会,且杜里仁催款的本领,甚至已高过了自己。于是,他又交代了杜里仁一些催款中的注意事项,同时特别叮嘱杜里仁千万不能酗酒误事。

之后,汪主任便回厂去了。留下杜里仁一人,继续去往第二家单位催款。

汪主任走后,杜里仁一个人又去了第二家,第三家单位催款。

那时,要账,真不是一件好干的差事。那是流行着一句话,说是:欠款的是大爷,要钱的是孙子,可见要钱的难度了。那些个欠款的单位,对还钱一事,是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天天往后退;说好的这月还,下月还,可就是月月都不还。

杜里仁在两家公司催款的过程中,就碰上了对方单位采用了一些诸如:“我们要等领导回来批。”又或是“我们已经付款给你们厂了,支票已经在邮寄途中。”等拖欠还款的借口。

因杜里仁和汪主任在等钱款汇到厂里的账上的时间里,汪主任教了杜里仁这些催款过程中,客户惯会耍的什么花招,以及如何应对的招数。

杜里仁除了见人下碟,耍嘴皮子功夫外,对于客户说的“我们要等领导回来批。”杜里仁便回应道:“我就在这等你们领导回来。”于是,他尽情地发挥了软磨硬泡的战略,不管对方烦不烦他,脸色好不好看(杜里仁看别人的冷脸,已是看习惯了的)。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