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厂里又没有适龄姑娘可娶,有很多人便只能选择回老家,找个同乡人结婚。但是,那些男青年从家乡带回来的老婆,模样比之响水坝地界那些貌美赛一枝花的姑娘,档次上多要逊色一筹。
洪江厂的男青年,也都是有爱美之心的。
在漂亮老婆和家的和谐稳定只能二选一时,洪江厂的男青年,在婚姻的大事上,是很有大局长远目光的。在男人们的婚娶条件如此恶劣的境况下,厂里绝大多数的男人,都选择了家的和谐稳定这一项。
因家的和谐稳定,这是维护家庭安定团结大局的根基。姑娘的美貌,终是会随着岁月的增长,渐渐逝去的。所以,大多数洪江厂的男人,都选择舍弃了贪图一时之美貌的选项。
还是那句话,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绝对的,都存在着万一的机率。洪江厂也有那个别的男人,爱美之心实是泯灭不了啊。他们想鱼与熊掌兼得。也就是:即想娶一个漂亮老婆,还要家里能够和谐稳定。
既然娶当地的美丽姑娘,就不能保证家的和谐稳定,那就只能选择娶外地的美丽姑娘。但要想娶外地的美丽姑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只要是美丽姑娘,在当地,自也都是人人追逐的目标,谁会愿意嫁到响水坝那样的深山老林里去呀?于是,洪江厂想娶美貌老婆的男青年,便少不得和那外面的世界一样,只能采取欺骗的手段了。
为了骗娶到美丽的姑娘,洪江小伙鼓起那如簧的巧舌,吹嘘只要女孩子嫁给他,到了洪江厂就能进厂当工人了,云云。
那时,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一旦当了工人,即意味着有了铁饭碗了。铁饭碗在七十年代,可是极具诱惑力的。
由是,便有那经不起此等诱惑的美女,飞蛾扑火般地嫁进了洪江厂。待她们到了洪江厂后,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全是高山密林,心下便凉了。
只是,此时的她们,想走,再回到家乡去,一者,走回头路,脸面上下不来;再者,即是骗来的老婆,那男人肯定便会采取先上船,再补票的行径,以免骗来的美丽老婆又飞喽。
那时,崇尚的是“恨不相逢未嫁时”的婚恋模式,意即只要君未娶、卿未嫁,一切皆有可能。一旦女子嫁人了,身价便会一落千丈,再不值钱了。也就是说,那时,被骗上船的姑娘,即使从洪江厂逃婚回了家乡,姑娘也已属于二婚的女人了,也少人问津了。充其量,也只能草草嫁给一可能还不及她逃婚的洪江厂的男人呢。
所以,洪江厂有那个别男人娶得的漂亮老婆,是被骗来的。
当然,这些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