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十年代初,随着国际上的结束,世界形势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平和的时期,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时代。
国家对军品生产布局进行了大的调整,此时,航空工业体制的改革也已启动。三机部提出航空工业要进行4个转变:即由单一军品结构转向军民结合的生产结构;由仿制过渡到自行研制;由主要供应国内转为内供外销结合;由单纯行政管理方法改革为同时采用经济方法。
三机部还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下达文件:提出航空工业一定要服从国家安排,贯彻落实调整方针,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压缩基建项目和研制型号等,改变长期存在的基建战线长和新机型号战线长的局面;同时要大力发展民品生产和外贸出口。
这个文件下达后,航空工业部里下辖的企业,军品任务应声大幅下降,洪江厂的军品任务,也大幅度降低。
其实,早在1980年,既是航空工业体制改革的启动之年。这一年,三机部已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要求。但当时,由于洪江厂正处于搬迁时期,厂里边搬迁边生产忙的已是焦头烂额的,故对于上级的指示精神,没来得及深入地贯彻执行。
1983年,洪江厂全部搬到低垛坝的新厂址后,厂里的改革,全面正式地铺开了。
八十年代中期,国家大力推行了企业改制。
企业改制,是从生产经营计划、产品销售与价格管理、物资选购、利润与资金使用、奖金与工资、资产处理、人事劳动管理等各个方面对企业实行改制。
国防科技工业,其时便顺应改革的潮流,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国内的军品生产任务,全线下降。
在深化改革,扩大开发的大潮冲击下,随着国家改革力度的加大,所有军工企业的生产任务,大都应声陡然下降。因战争的阴霾渐渐远去,为战争而准备的三线建设,慢慢地,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和洪江厂同处一类的三线企业,都是纯军工企业,由于军品生产任务的陡然下降,生产形势则更为严峻。
洪江厂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在军品订货陡降的形势下,必须丢掉幻想,建立军民结合体制、实行保军转民、以军促民,以民养军的指示,洪江厂此时进入了改制期的艰难时期。
由于军工业生产出现了增长暂停或缓慢的局面,洪江厂的军品订单陡降。这时的洪江厂,失去了大部原来由国家下达的每年的军品生产任务。洪江厂其时经历了建厂以来,最艰难困苦的时期。为此,洪江厂和所有的三线企业一样,遵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