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 / 3)

家属区,无法再向外扩建了。于是,洪江厂只得绕到农民居住的村庄的后面,再兴建一个新的家属区。如此一来,洪江厂的三个家属区,便呈现出了一副三足鼎立的态势了。

航空仪表厂,因一直以来,几乎都没有什么生产任务,故该厂工人除了养鸡养鸭外,每家都有很多的自留地。且,仪表厂的工人们,主要从事的工作,便是这些农副业。

仪表厂的工人,很多都是种田、养鸡、养鸭的高手。也就是说,该厂的大多数工人,都是一身兼两职,即是工人,亦是农民。

因仪表厂人自身兼具亦工亦农的身份,故他们和当地农民的关系,极是亲密。是以,仪表厂的家属区,与当地农民的村庄之间,是没有围墙的。两个家属区和当地的村庄之间,完全是开放的状态,完全到达了工农一家亲的境界。

洪江厂人之前在响水坝地区,与当地山民之间,无论是从政治思想上、还是生活理念上,都格格不入。加之,响水坝的山民,还有一部分是从土匪转化而为良民的。总之,无论是基于思想理念的不同,还是出于保密的原因,洪江厂人和响水坝当地的山民之间,都可谓是泾渭分明。

洪江厂在响水坝地区的十年间,因响水坝山民民风太过强悍,洪江厂人对他们总是避之犹恐不及。是以,洪江厂人和当地山民之间的关系,属于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类型。

洪江厂搬到低垛坝后,洪江厂人对于厂家属区和当地的村庄之间,几乎完全是开放的状态,极是不习惯。

航空仪表厂即是被洪江厂兼并了,那厂里的习俗,当然得由洪江厂人重新定夺了。洪江厂人依然还是沿袭着他们在响水坝一地的习性,不和当地人交往。

于是,洪江厂沿袭着他们在响水坝的习惯,在新建的家属区的周边,砌上了围墙。不仅如此,洪江厂还将原来仪表厂人和当地农民自由进出、互通有无的两个家属区,也都砌上了围墙,将之围了起来。

围墙,阻住了当地村民在洪江厂的家属区里,自由进出、长驱直入的状况。也表明了洪江厂人与当地村民之间,划清了工农界限。

洪江厂竟然将三个家属区都砌上了围墙,此一举,令得当地的村民,恼羞成怒。

洪江厂搬迁到低垛坝后,当地村民对洪江厂人,虽未恨之入骨,但双方的关系,打从洪江家属区的围墙建起之时起,就一直处于对峙之中。当地村民和洪江厂人之间,再未出现过之前的与航空仪表厂工人们相处时,那种水乳交融,工农一家亲的关系了。

洪江厂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