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便向张、审二人请辞。审配本来执意留我住下,但我以军令在身,不敢久留为由固辞。两人一直把我送到城门口,这才挥手告别。
由于又在邺城耽搁了半天时间,我更催促部下急进。六天内几乎纵穿冀州全境。一路经过魏郡、巨鹿、安平、河间四个郡国。已经来到冀州河间国、中山国与幽州涿郡三地交界处。翻过前面这座小山包,就是我们幽州的地界,再也不须为不期而至的盘查烦恼了。
只是一座很小的土山而已。我纵马而上,还未来得及饱览一番眼前的风景注意力便已被另外的一些东西所吸引。在土山不远处的西边,一队兵不像兵民不像民的人群正迅速向我们这个方向移动。虽然没有明显的旗帜,但大多数人头上扎的黄色头巾无疑说明了他们的身份——黄巾军。他们可是我们官军的死敌,今天居然在这里不期而遇。对方人多势众,总数大概三千有余。但就像所有的黄巾军一样,这支部队也是阵容不整,队伍有二里多长,拉着一个长长的大尾巴。多数人都没有盔甲,身上的衣服也是极为破烂。最显眼的是走在这支部队正中央的,有二百余不带黄色头巾的普通百姓。显然是被这伙黄巾贼裹挟着前进。
身后的部下们一批批上了山坡,都在我身后停步。徐晃上来与我并马而立,向山下看了看,一皱眉。“黄巾?”
我微微点点头,没有说话。
“打不打?”徐晃先抄起大斧,又转过头来问我。很明显已经表明了他的立场。
我一扬眉,“打,当然要打!他们既然敢掳掠平民,我又怎能袖手旁观。看,他们也发现我们了。”只见一队大约一千人的黄巾兵已经离开大部队,狂叫着向这个小山包扑过来。很快距离这个小山头已不到五百步远,已经能隐约看到冲在最前面贼兵那狰狞的面孔,情况十分紧急。
我却不慌不忙。转身看看自己的战士,我笑了,很平静的笑了。这些才是真正的战士,勇敢、不屈、服从命令、久经沙场。岂是那些只会好勇斗狠的黄巾贼能比?还需要问他们敢不敢以少打多吗?坚定的眼神早就给了我答案。
我朝他们点点头,只淡淡地说了一句话:“若放过他们,遭殃的可是我们自己的乡亲。还需要我多说吗?”
“不需要!”战士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弓上弦刀出鞘。
“好!”我抽出挂在马上的宝剑,一面观察敌军,一面下最后的命令。“敌人势大,先将他们击溃,再进行追逃战。就用我们训练中对付黄巾最常用的那套战术。全军准备战斗!”
所有人应命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