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早就因为不适应时代而消亡了,重商主义的横行,由行会的基础发展而来的作坊主.农场主.等雇佣工人工作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商人,逐渐发展起来。
彼得面前的这个人就是典型的代表,在西里西亚拥有大片的牧场,上面养殖的成群的绵羊为其提供羊毛,而他在西里西亚拥有的数家纺织工厂则帮他把羊毛编织成纺织品,奥地利.意大利.法国是其主要销货地。
俄国能够击垮英国纺织品,除了俄国的成本低廉以外,就是因为英国此时并没有掌控大西洋,他们把产品运往欧洲付出的代价并不少。而因为俄国与瑞典结盟的关系,俄国纺织品在波罗的海则是畅通不少。
当然,与眼前的这个人所代表的欧洲本土的纺织业,俄国还是无法与之竞争的。现在的欧洲,因为海外殖民.贸易而金属货币的积压,而生产力则无法跟上金币的获取速度,导致的就是投机火爆,物价上扬,因此纺织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虽然俄国纺织产品的大量出口降低了价格,但是总的而言,纺织品依旧是极度赚钱的行当。
简单解释,就是欧洲在海外殖民,直接通过不等价的贸易和挖掘矿藏的手段,获取了大量的金属货币。所谓的不等价贸易,举个例子,欧洲殖民者用几袋玻璃球就让美洲的印第安土著把曼哈顿送给了他们,一些廉价的铁器就让他们把珍贵的动物毛皮黄金交易,等等,这些都是不等价的。另外还有挖矿得到的黄金白银,以及极度赚钱的海洋贸易获取的财富,而这些金属,绝大多数都会运回欧洲本土,或者通过海外贸易输送进清国。
如此多的黄金和白银流入欧洲,但是欧洲的生产力又没有产生重大的变革,导致的就是同样一件商品,变得更加昂贵了,也就是货币贬值了。
假设原本欧洲一个裁缝一个月制作一件衣服,金属流入欧洲以后,工人依旧只能够制作一件衣服,顶多技术稍微发展,也不会多增加多少产量,导致的就是衣服毫无疑问地涨价了。
衣服还算好,粮食的涨价才是致命的。而现在的欧洲,就面临粮食短缺的状况,尤其是战乱频繁的年月,更是如此。
货币贬值和大量的金属在市场上流通,并且是在殖民和海洋贸易如此火爆的当下,导致的就是投机的火爆,荷兰的交易所就是股票的最初始形态,不单单是承担贷款和贸易,同时也是集资.投机的场所。著名的“荷兰郁金香事件”,可以说是此中的典型。
由此观之,欧洲与清国长期的贸易逆差,导致欧洲的黄金白银流入清国,实际上对于欧洲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