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国王。
得到俄国.瑞典.荷兰以及贵族议会的联名邀请,在克拉科夫休整的扬·索别斯基立刻率领几千军队赶赴华沙,几天以后,华沙城又一次举行了盛大的加冕仪式。
重新当权的扬·索别斯基亲自参与谈判,数天的利益倾轧,威胁恐吓不断上演,最终达成协议,《华沙条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签订的。
《华沙条约》其实就是俄瑞两国分割战利品的条约,除了荷兰得到了减免关税的特权,俄国和瑞典的商人同样得到了这方面的权益,同时波兰立陶宛王国必须向三国开放市场。
除此之外,瑞典王国得到西拉脱维亚,获得了在西拉脱维亚之上的许多波罗的海港口,同时瑞典王国获得了东拉脱维亚的驻军权,军费则由瑞典王国自己承担。
而作为主力并且策划什切青战役的沙皇俄国,则获得的更多。波兰王国割让波属乌克兰给予俄国,至此,获得了土属乌克兰和波属乌克兰的沙皇俄国,彻底统一乌克兰全境。另外,立陶宛王国则割让别斯罗斯给予沙皇俄国,并且,在俄国的支持下,波兰立陶宛王国放弃对普鲁士公国的宗主权,普鲁士公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别斯罗斯是立陶宛王国从基辅大公国夺取的土地,后世大致在白俄罗斯至基辅一带,居民大多是罗斯人,也就是后来演变的西斯拉夫人,属于斯拉夫裔。作为斯拉夫人建立起的沙皇俄国,彼得获取这块土地的理由也是正当的。
至于为什么波兰王国割让波属乌克兰,立陶宛王国割让别斯罗斯,而不是波兰立陶宛王国割让波属乌克兰和别斯罗斯,就是因为这两块土地各自属于波兰和立陶宛。所谓的波兰立陶宛王国,全称应该是“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事实上这也是一个二元制王国,就与后世的奥匈帝国相似。同样的,波兰王国有自己的政府,而立陶宛王国也有自己的政府,所以领土的割让则必须分别由两国分开。
当然波兰立陶宛王国的国王,首先是波兰王国的国王和立陶宛王国的国王,因此扬·索别斯基完全可以代表签字,虽然这很麻烦.但是这就是欧洲的国家概念,彼得也不得不尊重这种奇怪的观念。
条约的主要部分则是领土和经济贸易的条款,除此之外也包括了战争中俘虏问题的处置。波兰立陶宛王国关押的勃兰登堡军队,则需要无偿归还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利,并且也要赔偿勃兰登堡一定的金钱物资。
而关于联军俘虏的波兰军队,几万步兵可以采用赎金的方式赎回,但是波兰鹰翼骑兵则需要为沙皇俄国服务,所有士兵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