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半岛的四国大战,使得奥地利获得了扩张,也成就了波兰国王扬·索别斯基和神圣罗马帝国利奥波德的美名。而在此战中也涌现许多的青年才俊,有人牺牲自然有人获利,欧根就是在这场“抗击异教徒”的战争中大放异彩,他所率领的那支只有六门旧炮的炮兵营,在历次交战中功劳甚大,再加上欧根的大贵族身份,因此欧根也就“转正”了,并且逐渐升迁至奥地利第一师团的少校炮兵团长。而欧根的哥哥卡洛也升至奥地利第一师团麾下的维也纳皇家骑兵团长。
除了一部分完全骑兵化的军事集团,其他任何一支单一的部队都应该拥有一定数量的步兵.炮兵,奥地利第一师团也是如此。其所属的维也纳皇家骑兵团也是在奥地利军事体系中赫赫有名的。
欧根从一个原本被当作炮灰的炮兵营升迁至正规的奥地利第一师团麾下的炮兵团长,自然是令人瞩目。而卡洛虽然不及弟弟的功绩,但是也是立下不小的功勋。
从龙骑兵团长升迁至维也纳皇家骑兵团长,手底下还是只有八百人,前后没有变化,看上去好像是不上不下,其实不然。
所谓的龙骑兵,名字可能看得威武大气,其实是一个颇为尴尬的兵种。龙骑兵承担的战术任务就是快速移动的步兵。
人们都很喜欢骑兵,因为这确实是当之无愧的王牌兵种,至少在目前看来这一条依旧成立。但是骑兵却也是耗资相当巨大的兵种,从马匹到士兵,而且战马的给养和维护,平常的训练,战马的身体健康保养,等等。而且骑兵在战场上也并不是无敌的,很多的战术任务依旧需要步兵来完成。
然而步兵的移动速度很慢,所以给他们配备马匹。指挥官需要他们的时候,就骑马迅速赶到指定战场.下马作战。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坐骑也就不需要那么优秀,通常是较为劣等的战马。这就是所谓的龙骑兵。
因此,龙骑兵团和维也纳皇家骑兵,前者是骑在马上的步兵,而后者是真正的骑兵,两者在地位上的差距可想而知。
奥军六万大军,说是“奥军”,其实更加适合称之为“联合部队”。二万奥地利师团,二万波西米亚师团,二万匈牙利骑兵师团。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支军队其实是奥波匈三国联合部队。
从这支军队的组成上看,就足以看出为什么称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是松散的。奥地利,波西米亚,匈牙利,这是三个独立的国家,拥有各自的政府,因此他们的军事体系也是很不相同的。首先,他们的军装就不统一,奥地利士兵.波西米亚士兵.匈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