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战役中确实证明了他的天赋。
卡洛耐心地劝说对方,战场上,战火纷飞,非常危险,但是欧根却依旧不为所动。最后没有办法,卡洛同意为其在奥军中谋取一个军官的职位。
几天以后,欧根就成功地成为即将奔赴前线的奥军中的一名炮兵营的营长。这也实在是太过凑巧,因为从欧洲许多来的自愿参战者正在维也纳接受奥地利军方的整编,因此卡洛很容易凭借在军队中的人脉为弟弟谋取到了一个较高级的军官职务。
其实,一般而言,凭借欧根的贵族身份,当上军官毫无疑问,但是却也只能够最多当上一名连长罢了。只不过这些来自于欧洲各地的人们,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语言交流也很是困难,因此奥地利军方一开始就将其定性为炮灰部队。如果战后还能够活下来,也只会被解散,发一笔**的回家费用。至于抚恤金或是薪水,就甭想了。不过立下战功,还是有奖励的,如果愿意说不定还能够转正,成为一名真正的奥地利士兵。也正因为如此,奥地利的军官们都不愿意指挥这支部队。因此,作为贵族的欧根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炮兵营的营长。
成功上任的欧根检阅了他的部队,炮兵营应当有六百人的编制,实际上只有不到四百人。这倒没什么关系,炮兵营最重要的不是人而是大炮。当欧根兴致冲冲地看完了仓库里的大炮以后,只有六门大炮,而且都是小口径的,甚至都是旧炮。然而,欧根依旧对于这支他人生中指挥的第一支部队信心十足,每天努力训练,甚至自讨腰包买了几十支崭新的火枪。他要带领这样一支部队上战场。
正当大名鼎鼎的欧根在维也纳训练他的第一支部队,期待着在巴尔干半岛的战场上扬名立万的时候,远在莫斯科堡的彼得也是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荷兰的外交部长科斯恩特到访莫斯科堡,显示在俄国外交部得到款待,通过外交部转达希望面见沙皇俄国彼得一世的愿望。而彼得也在皇宫内的餐厅,邀请这位荷兰外交部长共进晚餐。
彼得郑重其事地邀请荷兰外交部长共进晚餐,自然把皇宫内的仆人侍女忙地累坏了。
这是一场纯西方式的晚宴,准确的说这是一场后世的西方式的晚宴。因为现在的欧洲,还没有流行烛光晚餐,也没有流行使用刀叉吃牛排。即便是现在的路易十四,依旧钟情于用手抓取食物的原始食用手段。不过,现在刀叉虽然还没有普及,但是确实是已经开始流行了。
彼得和对方在音乐的伴奏下,吃完了这次的晚餐。彼得之所以不立刻与对方见面,而是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