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行军(2 / 3)

,底下的官员也会贪污的。这几乎是无法改变的现实。而且很多东西的价值也不能评判。比方说,征用的时候是一批健壮的驽马,还回来的时候是一匹老马。这怎么办,总不能给一匹健壮的驽马的价钱吧。而且你那个健壮也有待商榷,不同的强壮程度,马匹的价格也是不同的。而这个评判标准就在官吏手上。我直接给你最贵的价格,不过你得给我一半钱。这样马主人得了好处,官吏得了好处,只有彼得亏了钱。

所以在依赖人治的封建社会,很多东西也很难判断。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彼得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如无必要,绝无征召”。这是句话是彼得在《俄罗斯中央报》上,公开发表的。这句话也为他赢得了巨大的人心。

“如无必要,绝无征召”这句话除了为彼得赢得了巨大的人心以外,也极大的促进了俄罗斯的各项工业的发展。很多时候,工业等同于战斗力。这在后世基本是真理,在十七世纪虽然工业的影响没有那么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工业却是对于战争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欧洲一直重视私人财产。但是真正的普及并且将之写入宪法,让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广泛深入人心,恐怕要到启蒙运动至法国大革命了。

现在的欧洲,一般情况下这条保护私人财产是遵从的。因为无论是天主教或是新教,反正所有信仰上帝的教派,这一条都是作为教义存在的。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一旦战争发生,很多和军事挂钩的产业都会被征用或者控制。当然,这要看情况。象是荷兰那样的非君主制的国家,它松散的体制决定了它对全国的控制力较弱。在荷兰,任何时候商业活动都是受保护的。比方说曾经发生的荷西战争,荷兰的交易所就贷款给西班牙,这在后世看来等同资敌无异,妥妥的卖国贼。但是在当时看来,这是合法的。

但是其他对国家控制力强的君主专制国家,征用基本无可避免。现在彼得承诺最大限度的不会征用民众的财产。无疑会让这些原本在战争期间绝对会被征用的行业迅猛发展。

比方说生产被服的工厂,原本会被征用生产军装,但是在战争期间彼得的后勤部只能花钱买,当然如果老板敢开高价发国难财,莫斯科警察厅绝对会请他喝茶的。

正因为彼得的保证,没有了顾虑,这些行业才会这么快的发展。同样的,军工行业即便是正常营业,在这样的战争频繁的年代,也是最赚钱的行业之一。就算本国不打仗了,也可以卖到外国嘛。当然,不是敌国。

也正是因为彼得的这句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