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为人尊敬的名将,没有一点本事是绝对不行的。看着俄军的士兵,在安上刺刀以后,瞬间变成弱化版的长枪兵,土军的中短式的战刀很明显地处于劣势。
同时由于彼得在全军的推广。俄军拼刺刀的技术虽然赶不上后世我军与日军的战斗力。但是由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发明并推广的三才阵,也被彼得录入了先前编著的《俄罗斯步兵操典》。当然,后世很多的训练方法,走正步,站军姿等等,也受到了彼得的大力支持和推广。
所谓的三才阵,也就是三个步兵,彼此背靠背,相互配合的战术。是一种可以兼顾士兵四周所有的范围,消除视觉死角,最大效度的保护自己的战术。它所依赖的原理乃是几何学上三角最稳固的原理。并且同时背靠战友的后背,可以提高士兵的作战勇气,彼此配合,作战能力以及杀伤效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是刺刀技术里非常实用的一种战术。
因此被第一次出现在这个时代的武器刺刀和高明的刺刀技术所武装起来的俄军,立刻就给对面的土军的征召军好好地上了一课。
之前就说过,此时的欧洲,征召兵仍是战场的主流。土豆尚未普及,人口也没有爆发,法国也没有革命,等等诸多原因造成了大规模的常备军时代尚未来临。事实上在刺刀出现以前,依靠火枪和短兵器的力量,是很难做到大规模的杀伤的。因此精锐的正规军也并不需要太多。毕竟杀伤效果决定了足够规模的征召兵,完全可以堆死正规军。
但是刺刀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常规。一个优秀的士兵,一个受到严格训练的士兵,也许只能打败二个或三个征召军。但是一群正规军,绝对能打败数倍于他们的征召军。而这个效果绝对不是一加一大于二那么简单。毕竟征召军的大规模伤亡,是会直接导致国内青壮年的大规模减员,后果十分严重。
即便是后世的太平洋战争。受到武士道精神洗脑的日军,依靠刺刀技术,仍然顽强地抵挡了大规模装备冲锋枪的美军,足可见刺刀的作用。当然,在这场战争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士兵素质对战争影响之大。美国的陆军规模一直很小,一战二战上战场的美国大兵,基本上都是受过简单训练的征召兵。相反,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日军,却是日本大本营从中国东北调来的日军最精锐的部队——关东军。因此,虽然武器远远逊色于美军,日军仍然在太平洋战场上,与美军的战事成焦灼态势。可以说关东军不是被打败的,他是被美国人强大的战争潜力和工业实力耗死的。
俄军依靠前所未见的拼刺刀技术,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