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大明没有宗教压力,学术环境比之欧洲更为宽松。
这些欧洲人带来的新思路,对大明的科学发展无疑重重推了一把。也成了皇明科学院正式建立的契机。
隆景四年正月十二日凌晨,皇三子诞生。
段皇后从被推入产房到生产结束只花费了半个时辰,可谓顺利至极。因此皇三子的乳名被唤作嘉哥,比两个哥哥更受段氏疼爱。
庆祝皇三子降生的筵席在当日晚间召开,除了在京的文武官员,更有经世大学和杏林大学的先生们——他们出力良多。
席间,朱慈烺接见了帕斯卡和惠更斯这两位泰西鸿儒,并且在他们的建议下。以科学家的身份牵头设立一个固定的学社,让天下各国优秀科学家参与进来。彼此帮助,共同推动人类的科学进步。
于是,皇明科学院的设立正式搬上了议题,最终评选出十八位首席科学家,并由这十八位首席科学家推举出主席。朱慈烺毋庸置疑地担当了主席的职位,因为考虑到事务繁忙。所以又设立了一个秘书处,用来处理日常事务。
帕斯卡是十八位首席科学家中唯一的外籍院士。惠更斯因为年纪尚轻,并且没有足够的研究成果,理所当然地落选了,不过仍旧不失为最年轻的科学院院士。
新的科学院大院设在经世大学隔壁。也是个好山好水好风光的地方。这个大院只是负责科学院院士们的聚会和暂住,研究机构则借用经世大学的实验室和实验场。
作为礼遇,大明目前最高端的技术产品蒸汽机也对他们开放。只是在实际应用上有一部分是各家的商业秘密,只有少数研究者才能借助朝廷的力量得以知晓,并不会对外公开。
现在的蒸汽机已经不是两年前,任何人只要知道原理就能仿照的时代了。就算让欧洲人知道了各项数据指标,以他们的工艺水准也制造不出来。
慧远伯廖真也是十八位首席科学家之一,他现在已经不再参与廖氏的碎石、修路产业,而是带着弟子学生、族中子侄,专门研究蒸汽机,制造动力更加充足,能量利用率更高,质量更轻的新机型。
现在他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快地走在了经世大学前面,仿佛科学领域的猛将。
这也促成了朱慈烺以皇家资本入股,不仅仅是为了高额的利润,同时也是对这种高新科技企业进行保护。
正是廖真和他的“皇明动力”,才让隆景四年的春耕出现了“犁机”这样跨时代的产物。
在华北春暖花开的时节,也正是农忙的时候,五台硕大的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