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蒙古是可行的,那么就制定完整计划,切实实施。不要担心花费巨大,也不要担心打的时间长,这是华夏国运之战,必须要打得漂亮,为子孙永绝后患。”
“臣等遵旨!”大都督府的四位都督显然比阁老们更加有战意。
朱慈烺起身向皇父行礼,道:“父皇陛下可还有旨意”
“照此办吧。”崇祯熟练地挥了挥手:“退朝。”
朝议结束,东西两班众大佬在雅乐声中队列鱼贯而出,目不斜视。朱慈烺突然发现,吴甡的背影看起来有些佝偻,再加上身边秦良玉的高挑身高,更显出了老态。作为整个帝国的大管家,权力远迈唐宋时候的宰相,肩上的担子也不轻啊。
崇祯帝已经起驾回宫,走了两步发现儿子没有跟上来,干咳一声。朱慈烺这才回过神来,照理说应该等皇帝和皇太子都走了之后文官官员才能告退,但现在没有了纠仪御史,似乎大家对于朝礼也都不甚苛责了。
“慈烺,以你之见,蒙古要打多久”崇祯问道。
朱慈烺脑中略一规划,道:“大约要经过四个阶段,最多二十年就能最终稳固下来。”
崇祯点了点头,拉起朱慈烺的手,道:“陪朕散散步。”
王承恩懂事地命令随侍散开,给皇帝和皇太子留出一个私密的谈话空间。
“朕做不了二十年皇帝了。”崇祯叹道。
如果按照五十退位的约定,崇祯年号只能用到崇祯三十四年。
朱慈烺听出了皇帝声音中的落寞,道:“父皇,有时候也不用太过较真。”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慈烺发现自己和皇父的配合越发默契,这样的情况下,也就无所谓谁当皇帝了,反正只要他掌权就行。
崇祯摇了摇头:“凡事先难而后易,你在这几年中的功绩都冠着崇祯年号,对你身后定论有妨碍。”
“儿臣倒是不在意这些事。”朱慈烺时刻牢记着入职之初,自己老板说过的一句话:好大喜功之人,断然是不会成就事业的。
“你日后就会明白的。”崇祯顿了顿:“你可以不在乎天下人如何看你,甚至可以不在乎父皇母后如何看你,但你终究不能不在乎你儿子如何看你。”
若说父母的看法,朱慈烺还是有些顾忌的,但儿子……那个还在成天流口水,连一句话都说不全的小肉团,还是算了吧。
朱慈烺笑了笑,不以为然。
崇祯长叹一声,道:“朕决定禅位给你,明年改元。”
朱慈烺头大如斗。一旦登极为帝,各种事都要接踵而至。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