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上的东西。县尉也是文官出任。
后来上头改革计划敲定,各县县尉改文职武官,管巡检司和乡勇一摊,归属于大都督府总训导部。如此一来,各县都需要能够识文断字的“武将”。郑直在军中启蒙读书,后来自学也还算读写无碍,这才选为了潍县尉。
这些年来他在任上也的确算是尽职尽力,为人正直,颇得乡人好评。
张二狗走到县城才发现自己犯了二。今天不是休息日,郑直肯定在县里当班,这一大背篓的土产总不能直接送到县衙去吧。自己又不认识的郑教官家住哪里。该如何是好呢
正思量着,张二狗突然看到一队身穿藤甲,举着枪盾的巡检司迎面而来,连忙让开一边,放下背篓,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大红军装。直挺挺站在路边。
巡检司只有褐衣穿,早就羡慕主力部队的大红军装了,不由偷偷侧目,就是带队的军官都忍不住看了两眼。
“兄弟,找你打听个事。”张二狗这才上前对那队官道:“郑县尉家怎么走”
郑直是直管巡检司和乡勇的。所以张二狗觉得这队官应该知道。
那队官却是真不知道。
以他的地位,还不足以认县尉家的大门呢。
“不过县尉也不在县上,”那队官却知道内情,“他昨日就去苟家庄征兵去了,你去那儿大概能找到他。”
张二狗知道苟家庄,却不能背着这么重的背篓赶路,索性捡了一根稻草,往背篓上一插,将这些礼物尽数卖了,旋即轻松上路,赶往苟家庄去了。
郑直现在最为头疼的就是征兵。
当初朝廷为了笼络人心,宣布废除秋班、徭役。现在坐稳了天下,又要开兵役,而且一走就是五年。这如何能不让老百姓骂娘他们不愿相信这是皇太子殿下的令旨,只说狗官糊弄了太微星君,必遭天谴。
“兵役跟徭役怎么会一样呢”郑直解释得喉咙都冒烟了:“兵役是去当兵打仗的,徭役那是给人当苦力。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保家卫国,福泽子孙。这是天大的好事啊!”
尽管村中到处能看到这样的字样,但是“好男不当兵”的思想还是根植于老人的脑袋里。那些读完蒙学的半大小子倒是愿意去当兵出力,他们之中很多本就是少先队员,接受过军训,对营伍并不排斥。
可惜这些小子也正是不敢脱离父母羽翼的年龄。而且刚刚蒙学毕业的孩子只有十三四岁,对于当兵而言也太小了点。若是到了十八九岁,却都已经成了家中脊梁骨,要承担很大部分的劳动,家境好些的甚至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