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去两广,恐怕只能知一州县。”吴甡道:“若要做出政绩来,便要选对地方。虽则广东、广西皆与安南接壤,尤其是广西还有狼兵可用,但为师还是建议你去广东。”
“学生谨遵恩师吩咐。”
吴甡也不卖弄玄机:“粤督沈犹龙此人刚烈,你即便擅起边衅他也能帮你扛下来。你若是选了钦州,濒临南海,海中有乌雷山,乃入安南之要道,正是可以经营之处。”他抬眼看了王璇一眼:“唉,现在的读书人,有心入阁,竟不读方志么!”
“学生羞愧。”王璇只觉得双颊发烫,又道:“学生这就去投文吏部。”
吴甡点了点头。
这种事自然是越早越好,否则钦州这样的重要地方是否能够轮到他去就难说得很了。好在现在吏部尚书空缺,内阁还可以对吏部适当进行“指导”。如今天官呼声最大的是黄道周,甚至连皇帝陛下都有松口的意思,全是因为皇太子殿下压着。
如果黄道周出任天官,日后用人恐怕就不方便了。
……
“人说黄道周是一代完人,在世圣人,这世上又哪有完人”朱慈烺对崇祯道:“父皇要起用黄道周,多半还是为了不让儿臣背上不孝之名吧”
黄道周被贬,纯粹是他跟皇帝的说法方式有问题。崇祯的性格最受不了别人当面顶撞他。同样的话,写在奏疏里他未必会发火,但直面骂他忠奸不辨,这就太让他伤心了。尤其对于黄道周这样声望极高的大儒,崇祯其实内心也很纠结,起用贬谪不下三回。
崇祯听儿子这么说,倒是欣慰,道:“说黄道周是完人,朕也不信。不过黄道周能抗颜直谏,可比唐之魏征,我朝海瑞。”
“父皇说的是,”朱慈烺道,“然则他固执不知变通,实在不适合天官之职。天官还是得李老先生那样外圆内方的智慧长者方堪胜任。”
“你以为我朝谁可担当此任”崇祯见儿子并非顾虑他的面子而不肯用黄道周,心情更好。这无疑是证明自己罢用黄道周是对的,因为儿子也这么看嘛……唔,似乎有些不对。
“儿臣以为,解学龙或堪此任。”朱慈烺道。
——果然不是顾虑我的情面啊。
崇祯心中暗叹。
解学龙和黄道周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一起的。
崇祯十三年,解学龙要从江西巡抚卸任,擢南京兵部侍郎,照例要推荐本省属吏。当时黄道周因为杨嗣昌的事在君前抗辩,被贬谪江西幕下。解学龙便他为第一推荐了上去,并褒其“身轻似叶,名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