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德跟在朱慈烺身边,嘴里应道:“殿下所言甚是。”虽然口吻诚恳,但他的心却在东宫侍卫营的军容上。他知道这支侍卫营只是为了保护殿下的安全,好像在京师曾帮着兵马司和锦衣卫防制疫情,没上过战场?ahref="http://www.iei8.com"target="_blank">www.iei8.com烧庑┍渚可砩嫌址置髌⒊鲆还傻难任叮允羌娜恕?br/>
莫非殿下找了一群悍匪当自己的侍卫若是某些特立独行的督抚未必不可能,但皇太子是何等身份,怎么会冒这等风险就算太子自己乐意,东宫僚属、朝中百官也不会让他如此胡来。
陈德从侍卫营的军容上回过神来,这才反应过来,刚才太子殿下是在表明自己的军事思想。他旋即应道:“殿下此言甚得兵法要旨。”这是点题套路,先捧一捧上司总是正确的。陈德想了想又道:“无论是戚武毅,还是俞武襄,都讲究堂堂之阵,可见用兵大家所见略同。”
戚继光与俞大猷时人称之为“俞龙戚虎”,是大明嘉靖的两位军神之一,与戚继光一样战无不胜攻无不取。他所编写的《兵法发微》、《广西选锋兵**法》、《大同镇兵车**法》都是朱慈烺案头的常备书。尤其是《**法》,在朱慈烺看来是更贴近于后世《**典》的规则姓兵书。
“俞武襄的确也是不世出的名将。”朱慈烺矜持地赞了一声。依照当今这个社会的惯姓,皇太子任何一句无心的褒贬都很可能成为盖棺定论,或是朝廷的风向,这让朱慈烺已经养成了谨言慎行的习惯。
尤其是俞大猷不同于戚继光。
戚继光一生没有污点,可以说是大明朝的高大全典型,能征善战会做人,最终毫无争议地晋升为民族英雄。俞大猷却曾因胡宗宪受到牵连,全靠时任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向严嵩行贿才得以释放。晚年更是起起落落,功高难赏,最终郁郁寡欢而卒,身后令名也不如戚继光那般振聋发聩。
“却如殿下所言,”陈德微微摇头道,“可惜当世再难见俞龙戚虎这般的名将,否则如何能让跳梁小丑猖獗如斯。”
朱慈烺忍不住轻笑道:“就算是这二位名将死而复苏,也未必有扶大厦之将倾的本事。”
陈德不解地望向朱慈烺。
朱慈烺顿了顿,道:“无论戚继光还是俞大猷,都以保家安民为己任。立意崇高,着眼自在大局。然而我朝以文御武,如胡宗宪、谭纶那般能容得下他们的督抚却极少见。”说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