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解剖(2 / 3)

星际归途 晓华 2309 字 2021-06-06

生物器官,这个器官位于虫子的头部。当工作人员打开头部的外壳时,一团脑组织暴露在聚光灯下,很明显,控制整个机械结构的脑部已经被蚂蚁破坏掉了,原来导致它死亡的不是断电也不是芯片破坏,而是这最重要的血肉器官遭到了致命打击。后来通过生化测试,检测出脑细胞里的确有含量较高的蚁酸残余物。

大致结构了解后,接下来是拆解,这一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外星文明的科技水平。一个文明的科技水品一般都会从他制造的物品或工具中体现出来。

机械虫的结构并没有高深莫测的先进性,一些机械装置甚至可以看到人类机器人的影子,但是在材料学和芯片技术上,的确要高出人类现有技术一大截。

在机械虫的右上肢里发现了打孔装置,是一根可以伸长的连杆上安装了一个纳米材料钻头。这个钻头只有3毫米厚度,直径30厘米,可以收缩和展开,如把单面带刃口的小雨伞,但却拥有比石油钻井机上的钻头更强悍的打孔能力。

工作人员还发现了武器装置,但只是一把隐藏在机械臂里的连体激光枪,从武器装备的简陋可以推测这怪物并不是专业的战争机器。如果非要说工种,也许工兵更适合它。

接下来,工作人员把重点放在了头部,因为在去除那种脑花一样的灰质时,竟然发现了一颗珠子。珠子直径5毫米,上有三根细线与脑壳本部相连,用X射线扫描后发现,细线不是单股的,里面包裹着16根更细的线,也就是一共有48根导线与珠子相连。工作人员根据珠子的位置,认定它原先所处的位置应该在脑髓内部。华夏认为那些线应该是数据线,而珠子是一种立体芯片,至于这颗芯片的作用还得进一步检测后才能知道。华夏的看法得到了多数专家的肯定,作为人工智能最杰出的开拓者,研究立体芯片的任务自然落到了华夏肩上。

头部从机械虫上拆了下来,但珠子上的数据线与脑壳里的电路并非插件式连接,所以只能和脑袋连在一起,除非剪断数据线,不过这样可能会带来致命的损坏。

现在,机械虫的脑袋被带到了另外的实验室,这里是清华大学计算机芯片研发中心。由华夏带队,对这枚世界上唯一的立体芯片展开测试。立体芯片的概念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人类至今为止生产的还都是平面芯片,也就是在一个基片上蚀刻的那种。立体芯片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节省空间。试想一个CPU所占的面积是5X5平方厘米,10000个CPU所占的面积需要一个房间大小的机箱来容纳它。但是如果做成立体芯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