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规矩是死的,人心是活的!(1 / 2)

“奉常大人,明天见了各位大臣,我该怎么做?”

老奉常说:

“自然是按照礼仪来。”

扶苏却笑了,说:

“可父亲说,礼仪是规矩,规矩是死的,人心是活的。”

这时候看着台阶下那个挺直的背影,老奉常突然有点心慌。他想起嬴政刚才宣布册封的时候,目光扫过自己的那一眼,就像老鹰盯上了猎物。

嬴政突然说:

“老奉常。”

老奉常猛地抬头,正好对上那双熟悉的丹凤眼。

而殿中落针可闻。

老奉常额角的冷汗顺着皱纹滑进衣领,他能清晰听见自己喉结滚动的声响。

嬴政的丹凤眼半眯着,像秋日里晒暖的虎豹,看似慵懒,爪尖却已按进草窠——这是老奉常伺候了三十年的帝王,太清楚这目光下藏着怎样的锋锐。

老奉常昨日呈的起居注,朕翻了半宿。嬴政的声音像浸了冰的青铜,说天幕映出的是天命所归?

老奉常的指尖死死抠住朝服下摆,赤鸟纹的绣线刺得掌心生疼。

那是郑夫人还在时,用蜀锦金线在朝服下摆一针一线绣的赤鸟纹,说是赤鸟衔丹,护我扶苏。

如今郑夫人故去七年,这纹样倒成了他藏在朝服下的私念。

他喉间发紧,勉强叩首:臣...臣只是按太史令的占辞誊录。

占辞?嬴政突然笑了,指节叩了叩玉案,前日相里氏墨说天幕是天地镜,照见人间不同命数;昨日淳于越又说这是圣人垂象,该立嫡以正国本。

你倒好,把这些混作一团,写成天命。

老奉常后背浸得透湿。

他想起三日前,天幕突然在咸阳宫上空展开,左边映着扶苏五岁被立太子的盛景,

右边却浮着模糊的血光——那血光里有阿房宫的飞檐,有楚地的旌旗,还有个戴高冠的身影举剑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可这些他不敢写进起居注,只敢挑最稳妥的说。

陛下明鉴,臣

礼官。嬴政突然扬声,打断了老奉常的辩解。

就在这紧张的气氛中,东殿门“吱呀”一声开了。

所有人的呼吸都顿住了。

天幕里的五岁小公子扶着小黄门的手,从丹陛上拾级而来。

玄色小冠束着总角,朱红襦裙下露出麻鞋的白边,腰间挂着半块玉璜——正是郑夫人当年随嫁的楚式玉饰。

他走得极稳,每一步都踩在丹陛的云纹中心,像早把这礼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