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肆无忌惮的嘲笑。他会涨红了脸,想要争辩,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只能悻悻地坐下,用恶作剧来掩饰自己的失落和尴尬。
甚至在村子的街道上,一些不明真相或者心怀恐惧的大人,也会对他投去厌恶和排斥的目光,低声议论着什么。鸣人会装作听不见,昂着头快步走过,但那紧握的拳头和微微颤抖的肩膀,却暴露了他内心的委屈。
藤原悠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如果是真正的孩童,或许会感到同情,或许会感到不解,或许会因为害怕而跟着疏远,或许会因为正义感而想要为鸣人说句话。
但藤原悠不是。
他的心理年龄,或者说他灵魂深处的那份认知,早已超越了这个年纪。他知道鸣人身上背负的是什么,知道他为何会受到如此对待。他也“知道”(或者说通过观察和推演,得出了极高概率的结论)鸣人未来的命运轨迹,知道他终将克服这一切,成为村子的英雄。
这些认知,让他无法对眼前鸣人的遭遇产生太多的情感共鸣。
同情?或许有一丝,但微乎其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和苦难,鸣人的痛苦是显性的,是摆在台面上的,而这个世界上,还有无数隐性的痛苦和挣扎,不为人知。他没有那个精力和立场去同情所有人。
愤怒?更谈不上。村民的愚昧和恐惧,高层的不作为或者说刻意引导,这些都是构成这个世界真实的一部分。愤怒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将自己卷入是非的漩涡。
想要介入?帮助鸣人?藤原悠连想都没想过。
(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