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奋战的身影。
“断后部队……”他缓缓说道,声音低沉,“这是在用生命换取时间。用少数人的牺牲,为大部队争取那渺茫的撤离机会。”
他分析道:“从战术上看,这道临时防线的作用极其有限,根本无法阻挡德军主力的进攻。他们的抵抗,更像是一种象征性的姿态,一种不屈的意志展现。”
他眼神复杂地看着那些倒下的士兵:“但是,他们的牺牲,真的能为海滩上的数十万人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吗?‘发电机行动’真的能在这短暂的、用鲜血换来的时间窗口内创造奇迹吗?”
高启强心中充满了疑问。他敬佩这些断后士兵的勇气,但对他们牺牲的价值,却持保留态度。这更像是一场悲壮的、注定失败的螳臂当车之举。
廊州,梅长苏看着屏幕上那一道道在炮火中消逝的年轻生命,眼中流露出深深的不忍。
“以残兵御强敌,凭血肉挡钢铁,行九死一生之阻滞计。”他轻声叹息,语气中带着悲悯,“其勇可嘉,其志可敬。然,势单力薄,强弱悬殊,终究是螳臂当车,难以持久。”
他推演着战局:“此防线一破,敌军铁骑便可长驱直入,直抵海滩。届时,数十万大军将彻底失去最后屏障,唯有任人宰割。此断后之举,虽能稍缓敌军兵锋,恐难改最终结局。”
梅长苏对这道最后的防线并不看好。在他看来,这只是在绝望中进行的最后挣扎,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
市委办公室,李达康看着屏幕上那残酷的后卫战画面,心情沉重。
“典型的后卫战斗,极其惨烈。”他低声说道,“断后部队往往承担着最艰巨、最危险的任务,他们的牺牲是为了掩护主力的安全转移。每一分钟的坚守,都是用巨大的鲜血和生命代价换来的。”
他看着那些视死如归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敬意:“我们必须向这些在绝望中坚守阵地、履行职责的士兵致敬。无论国籍,无论胜败,他们的勇气和牺牲精神都值得被铭记。”
但同时,他也理性地分析道:“然而,从战略层面看,这道由残兵组成的临时防线,其防御能力非常有限。它或许能迟滞德军的试探性进攻,但一旦德军主力恢复进攻,这道防线将很快被突破。它所能争取到的时间,恐怕非常有限。”
李达康认为,这道最后的防线,更像是悲剧的点缀,而非力挽狂澜的关键。它的存在,只是让这场大撤退的背景显得更加悲壮和绝望。
时间紧迫如催命符,唯一生路是死亡通道,海军主力束手无策,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