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雄实力也不足啊。原本好好地六十万大军,现在只剩他一部可动弹,但三十多万人马,攻城几番损伤下。隐隐的也向着三十万靠齐了。
大军杀向中牧可以,但镇安这里。必须留下兵马看住。城内是六万步甲,要看住,十万人只能多不能少。这样一来,三十万大军三停就少了一停,只二十万步骑,对战祝彪的十五万兵马,郑国雄心里很没底。即使祝彪十五万兵马中半数是废材,他也没必胜的把握。
可是军令如山,郑国雄不得不从。再说,他也怕中牧丢了啊。
中牧一完,祝彪对中南四郡的掌控力大大增强不说,还可以从中牧东方,直接杀奔兖州,也就是郑国雄大军所出之地。
到那时候,郑国雄就该被来回调动,而祝彪主力尽是骑军,行军迅捷飞快,最后吃亏的是谁?不言而喻。
二十万晋军从镇安城下北上。心中没底的郑国雄,硬着头皮走上了一场与祝彪硬碰硬的战场。
对决就在中牧城下展开。祝彪都放弃了百里外的一道江河。
在德州中南来回捣腾了近月,祝彪已经厌烦了这种日子。他要痛痛快快,畅畅淋漓的打一战。一战扫荡二十万晋军!
给中牧守军最沉重的一击。给即将到来的系统大评,添上最后一笔功绩。
今天,五月初七了。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看着对面的晋军,祝彪将长枪一挥,“骑军随我出击!”
三万精骑毫无保留地迎向晋军战阵。如出栅的猛虎!
郑国雄看着赤色海洋一样冲来的汉军铁骑,看着那飘扬在最前列的祝彪帅旗,下巴惊诧的差点掉地上。老天爷,祝彪身为全军主将,竟然首先陷阵,他怎么想的?
郑国雄立刻调度大军迎上。
中央,汉军铁骑冲涌的正面,是五万精锐步甲组成的一块一块千人方阵。两翼,各有一支万人重甲部队协击。
郑国雄不晓得祝彪现在是渴求发泄,但敌军主将轻锐,这在他看来是天大的好事。
不过前提是决不能让祝彪仗着功夫破开战阵。若是给这三万汉军精骑冲开了正面,杀进步军阵中,那就是一团乱麻了。
对付骑兵的最好办法永远是骑兵。如果没有骑兵的时候,就只能用步军布做密集阵列,去迎,去扛。
正面出击的三万河东骑兵,或许没有祝彪身后的五百亲卫骑精锐,但绝对是这天底下第二的强军。面对晋军毫无留手的重盾+弓弩+长枪,毫无畏惧。
这可是大帅亲自带阵的啊。全力出击,无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