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阿弥陀佛(4 / 7)

再明确不过。

“弟兄们,收拾战场,料理好俘虏,咱们往东北走——”

祝彪策马慢跑在战场上,沿途路过,所有的宋军士兵都在用热烈的高呼迎接着自己无敌的统帅。

大军往东北走,那里,还有一支差不多的耀州周军正急切的向这边赶来。祝彪不能等在原地不动,因为战场的南面也有一支七八万人的周军赶过来。所以他必须主动干过东北去,不劳烦那支五万人的周军长途奔波了。

分割线 渔阳郡郡城蓟县西南五十余里的乱山中,有一丛林,名唤明华寺。虽然僻处乱山荒岭中,但遐迩闻名,乃是大魏皇朝初期所建,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这寺依山而建,占地不大,但古朴静幽,出尘清净。

现任住持为慧光大师,年逾古稀,佛法精深。虽不是武林中人,在蓟州佛门中却地位崇高。老和尚少年时为一不弟秀才,文章憎命,屡试不中,灰心之余,寄情山水,遍历名山大川。而立之年在滑州得遇一高僧指点,为其削发受戒,剃度出家。

老和尚四十年脱俗,佛法高深,更满腹经论,琴棋诗书无一不精,连金石之学也有所心得,与文人墨客往来,与达官显贵交通,自二十年前入明华寺,沉消了很久的明华寺不到两年就成了蓟州官宦上层人物的常来所在,重新确立了自己在蓟州佛门的中心地位。就是没人知他是否会武,反正是从来没有见他人前显露过,武林中也无他的名号。北疆武林中佛门两大门第,大林寺、般若寺长年都有高手驻守明华寺,却一律对慧光老和尚毕恭毕敬。

休看老和尚今年七十多了,长年身着一袭灰白色布质僧袍,看起来普普通通。但行起路来,腰干挺直,健步如飞,颔下银须飘拂,直似三四十岁中年人。一点都不显龙钟老态。

这日早晨,雾气正浓。朝曦未上,点点细雨纷费,从宝华山对面的妙笔峰上,飞流直下一个月白长袍的青年,身形如飞,足不点地向明华寺奔来。

青年似熟门熟路,走左侧门,穿过一条由下而上傍山而建的通廊。径奔慧光老和尚的禅房。

这青年二十上下,生得一副好俊的相貌,真真是面如冠玉,鬓若刀削,眉如墨画,目若鸿波。只是此刻双眉重锁,满脸焦急之色。撞见了寺内僧众只微微点首示意,身形并未稍留一下,僧侣虽心内奇怪,但亦不便讯问。

慧光老和尚这是已经做过早课,正在禅房闭目静坐,闻得户外匆促脚步声。睁睛一看,青年已掀帘入内,面容上充满忧惶之色。

老和尚一瞧,即知来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