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祝彪的执念(2 / 4)

,一个月的开销仅求过活,也差不多要二两银子,北平城里无数大爷打赏的小钱都远不止这个数,但对于最基层的民众而言,这就是一个月的开销。

一年十二个月就是二十四两,年节增加一两应用,就是二十五两。祝彪给出一百两银子也只是够四年的用资罢了!

祝彪很想再多给一些抚恤或是再继续管下去,比如每个月烈士遗属给个一两银子。可他没那么大的财力,也没那个权限。祝彪能够做的就是让人在送还骨灰的时候留给阵亡将士家属一个小铁牌,告诉她们,真过活不下去了就拿着铁牌来找自己……

八百万两银子也禁不住这么的开销,但好在战场转移到中山国了。东江之战、俞州之战到杀入中山国内,不管是俘虏中山兵后的缴获还是杀入中山国后的缴获,都让祝彪的钱袋猛的鼓了起来,而更重要的是,薄刀岭军中不禁祝彪一人的钱袋鼓了,他手下军将,他手下士卒的钱袋也鼓了。

按薄刀岭的规矩,全军缴获统一分配。祝彪自己拿三成,军将们拿两成,士兵们拿三成,然后一成交公,一成留作营中公资,就是交给主薄手中。

从只有骨头没有肉的汉胡战场,调到骨头少肥肉多的汉中山战场,就是祝彪自己都能感觉到有无穷的动力在趋势自我。

这其中不仅仅是国家大义和对背叛者的仇恨,还有金钱的力量。

大顺关下,三万多周军战俘在排队走进战俘营。祝彪手中多了一笔十万两的银票。这不是蔚中之战的缴获、分酬,而是睦州军和睦州刺史府上下对祝彪于睦州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的感谢。换句话说,这十万两银子就是睦州上下给祝彪一个人的‘意思’。

因为祝彪完全打开了睦州对蔚州的局面,今后的睦州军和睦州新组民军,依靠大顺关做支撑,也可以对着富饶的蔚州化身蝗军了。

这种态势下,十万两银子太小意思了,也太应该了。

火烧三石县一战,六万五千人联军,大火起前和火起之后的拼杀,折损的没有一万也不会少于七八千人。葬身大火的没个统计,但想也不会少于五千。

城外薄刀岭骑军的砍杀和俘虏,杨延彰部最后的一击,当周军残兵完全逃入城南的那座大营之后,主将蒙如虎被斩,中山军范纯举重伤,不得已推选出了一个新的主将,还没来得及清点人数和整顿兵力,拉在二十多里外的的睦州军步军就陆续赶到了三石。

县城通天的大火离得还有二十多里都能看的清楚。

祝彪将俘虏交给了赶来的睦州军看守,带着骑兵马不停蹄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