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三章 军伍子弟兵(2 / 3)

鳞甲重量15就是15斤,长枪重量12就是12斤,重剑只有8斤重,不入两位数,是以重量省去。

骏马速度50,是一日可奔500里,负重50是可驮起500斤,耐力30,是全力冲刺路程30里。

比祝彪之前骑乘的马匹要好上那么一点点,但也没实质性的差距。中品的骏马,民间是很多的。

第二天清早,全部人等集结。每百人一队,各有教官。

“呜……”牛角声吹起。

“这是集结号。号角一响所有人必须到位,三响不到,记大过鞭十。连续三次大过,论罪撞阵。”祝彪一队人面前,一全身披挂的黑脸大汉大声吼道。

“呜呜呜……”

“相连三声,号角激昂,这是进攻——”

“呜~呜~呜……”

“由高转低,这是撤退——”

“听明白了没有——”

“听明白了——”

第三天清早,天才蒙蒙亮。

“呜……”低沉的号角声猛的响彻在军营上空。

睡梦中的祝彪一下子惊醒,整个军帐稍稍起了一阵喧哗。

他们五人都有功夫在身,有条不紊的整理着自己着装披挂。其余的五人也都是军武世家出身受到过提点,在自己家里时更早早受过磨砺,当号角声第二次吹起的时候,帐内十人已经全副整齐披挂的大步迈出。

三声过后,校场内一块块站定如松的身姿已经聚齐。

一旁高耸的箭塔上,延平中郎将赵廉看着校场内整齐站列着良家子弟含笑着点了点头。对身旁的左校尉乐纲满意说道:“不愧是军伍子弟,熟通军律,已能令行禁止——”

“将军说的是,这些根苗确实不错。”

乐纲两眼放光芒。良家子入诏,他也仅仅是听说过,没见过真实。而今日看来绝对的是名不虚传。不仅个体实力强悍,军纪军律上也好上手的很。

普通士卒新兵,单是这个晨起集结,没有个十天半个月就根本不成样子。哪像眼下的这群人……

如果整个北汉都是这样的兵源,现下也不会被胡虏压的那么艰辛困苦了。

“将旗为令。红旗攻,黄旗停,黑旗退,蓝旗分,青旗绕行……”

“重复一遍——”

“将旗为令。红旗攻,黄旗停,黑旗退,蓝旗分,青旗绕行……”

第四天郊外野地。

一杆似火如荼的红旗飘扬在最前,祝彪所在编队百骑直冲而下,应着面前波光淋漓的大河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