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摘桃子(2 / 3)

“陛下如今在为身后之事布局,王爷务必避嫌,不能落人口实。”

“而且方雄投降后,以他海匪的出身,在官场必定会四处碰壁。”

“等他吃够了苦头,自然就会想起王爷的好。”

“到那时,王爷只需稍加拉拢,给他些好处,就能将他牢牢掌控在手中。”

朱允熥听完,眼前一亮,猛地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道:“对呀!”

“方雄不过是个海匪,虽说打仗可能有点本事,但在海上漂泊多年,哪懂得官场那些弯弯绕绕?”

“进了官场,和那些老谋深算的官员打交道,他只有吃亏的份儿。”

“这么看来,这事儿对咱们反倒是个机会。”

“往后那些海匪就会明白,跟着我才是最好的选择。”

计议已定,朱允熥思索片刻,亲自提笔写了一封信,派人秘密送给吕珍,让他按计划行事。

果然,朱元璋的招降文书发布没几天,方雄便率领部下向大明投降。

朱元璋为了起到示范作用,封方雄为千户,还赏赐了良田宅院,试图借此让其他海匪望风而降,主动归顺朝廷。

然而,现实却给了朱元璋沉重一击。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朱元璋年事已高,无法事事亲力亲为。

而沿海的文武官员们多年来深受海匪侵扰,对海匪积怨已久,根本不对方雄这个昔日海匪头子买账。

方雄刚享受了几天当官的风光,便开始处处受阻。

调拨的粮草要么不能按时送达,要么缺斤少两。

武器装备更是能拖就拖,各种扯皮不断。

方雄哪见过这种阵仗?

本想着背靠朝廷这棵大树好乘凉,结果现实却如同一盆冷水,将他的幻想彻底浇灭。

就在方雄感到迷茫无助之时,一封书信悄然出现在他的枕边。

方雄吓了一跳,打开一看,顿时松了一口气,原来是朱允熥派人送来的。

信中虽未明说身份,但表达了两层意思。

一是既然已经投降,就千万别做反复无常之事。

二是告知市舶司即将筹备完毕,以他如今在官场的尴尬处境,不如辞去官职,专心经商,既能避开他人的猜忌,又能安稳度过余生。

方雄本就不是胸怀大志之人,这些年在陈祖义的压制下,也只是勉强混口饭吃。

看完信后,他仔细思量,觉得所言极是。

于是,他上书朝廷,称自己能力不足,且多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