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充沛得很呐。”
这话里满满的都是调侃之意。
朱元璋听了,青筋暴起,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这时,旁边一位老者不满地用筷子敲了敲桌子,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话可不能这么说,王爷到了咱们这地方,可没祸害过百姓。”
“你们去看看关中的百姓,日子过得如何?”
“再瞧瞧北平的百姓,是不是整天提心吊胆的?”
“有些话,老夫不敢乱说。”
“但咱们这位王爷,生财有道,这可是实打实的本事。”
“在老夫看来,他算得上是一位贤王了。”
“而且老夫还听说,这次王爷要娶的女子,是从海上救下来的。”
“想必王爷是动了恻隐之心,才会发布这招贤令。”
老者说得公正客观,周围的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我也听说了,不管怎么说,王爷心系百姓,就是个好王爷。”
“不过,王爷整天带着士兵跑来跑去的,也不像练兵,倒像是在练逃跑的本事。”
这时,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不满地拍了下桌子:
“你们懂什么!”
“知不知道什么叫兵贵神速?”
“当兵的要是连跑都跑不动,还怎么打仗?”
“咱们王爷对士兵可好了,一日三餐管饱,饷银也一分不少地发。”
“要不是我拖家带口的,早就想去参军了。”
旁边有人打趣道:“马二,你干脆转成军户得了,这样一家老小也有个依靠。”
众人听了,哄堂大笑。
朱元璋从这些对话中听出了一些端倪,脸上的铁青之色也缓和了不少。
吃完饭,朱元璋和石头离开了酒楼。
刚到外面,朱元璋停下了脚步。
石头见状,低声问道:“陛下,接下来咱们去哪儿?”
“要不要找个地方休息?”
朱元璋眯起眼睛,思索了一会儿,说道:
“既然这小子又要纳妾,咱就去凑个热闹。”
石头心领神会,在附近找了个人打听了宝安王府的位置,随后两人便直奔王府而去。
到了王府门口,只见张灯结彩,虽然只是纳妾,排场没有娶妻那么大,但进进出出的人依旧络绎不绝。
朱元璋和石头走到门口,门房见朱元璋气宇不凡,便笑眯眯地迎了上来,躬身问道:
“这位老爷,您是来拜见王爷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