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众多,修为有成,你不行。”
……
元明也没指望真入武当,退而求其次:“师侄修行至今,就从《浮屠经》中通感天地,自悟了一息吐纳术,内息弱得很。
要不师叔教我一手内功,免得出门打架总是输,一打听是武当侧支,那多落武当山道教圣山的面子。”
道爷眉毛抽搐,就知道这小畜生和他那小师弟一个性子。没事不传道统,却跑去白马寺传佛教,道家来去自如,倒也不是怪罪小师弟,只是他这弟子又跑回武当山要秘籍……
牲口,一群牲口啊!
“师弟即已传了你《天心术》,你又能上体天心,从经典中自悟武学,便好好看书便是。
世间武学典籍虽高,但唯有自悟者最贴合己身,你既觉得功力不深,便只是努力不够,下些苦工便是。”
世间武学评价的‘气’,其实和内力并无多少关系。道家以内息术增加战斗的耐久力,武将囤积体脂也能增加耐性,或者如杀手般经常跑跑步,增加锻炼,都算是‘增气’手段。
而在增气手段中,道家天心术可谓个中翘楚。天地之间自有道,所谓道,不是玄而又玄的东西,只是一种适应于每个人的呼吸方法。
学子读书,将士练剑、牧者骑马,都有可能与天地共鸣。天地共鸣可开发大脑,便能体会到天地山川的呼吸。使天地呼吸与自己相合,便能更有效的利用呼吸促进血液供氧。
血与气合,气与天合,便是道家所谓内息至高境界,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虽不是天极境,却是世间公认能直通天极境的少数手段之一。元明能从佛经中自悟一套吐纳术,即便这套吐纳术效率低下,也是最契合元明的呼吸之法。
或许天生神力之人,本就只适合短时间爆发,或许元明本就做不得内息高手,但不论哪个如果,这些都与道爷无关。
尊重他人命运,我自逍遥世间,这才是道家的天地术。
奈何,元明就是个不要脸的,舔着脸在道爷跟前赔笑:“师叔?师叔?”
元明一口一个师叔,丝毫没有武林高手该有的尊严。大汉以武立国,莫说男子,女子皆顶天立地,元明这是纯纯不要脸,也要从道爷手里换秘籍。
道爷只是指着那丁立,笑道:“可知我为何追杀那人?”
元明对道爷硬转移话题的手段很是无语:“里通外敌?盗窃财物?私传道统?左右不过就那么几种大罪,能让你们下山抓人。”
道家向来洒脱,只要不把道统传去塞外,被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