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的话,更是了不起的发现与发明。”
“但是,爱因斯坦早已验证物质与能量互换是可以的。”吴俊宏反驳道,“比如,气功大师可以隔空取物,将物体从透明的杯子里移到自己的手中,这就是物质与能量互换规律。”
这种物质与能量互换的神奇能力,在当时刮起了一阵旋风,吸引了许多专家学者以及兴趣爱好者投入其中研究。
吴俊宏也不例外。
他坚信佛教中关于气功修炼法门是不容置疑的,以意识的力量改变物质位置移动,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吴俊宏说:“若是以科学的角度来解释隔空取物,应是先将物质分解成不占体积的光子能量团,然后穿过杯子,再将其回收重新组成原先的物体,最后才出现在气功师的手中。”
“你说得对,正是如此!”谢国瑞赞赏道。
吴俊宏看见谢国瑞对此着迷得像小孩子那样天真无邪的模样,不由得笑道:
“说来说去,到底还是纸上的科学理论,谁都没有在实践中实现过,是吧?到现在为止,也从来没有人发现物质与能量互换的途径是如何取得的?”
“嗯,是的。但是没有实践,并不代表科学理论不成立。”谢国瑞严肃地说。
吴俊宏的研究方向虽是考古专业,但他对科学理论同样感兴趣。因而思维经常受到科学理论的影响,判断事物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吴俊宏翻开手中的竹简,连续看了好几片,看见其中有一片上绘制的图形。虽然已经模糊不清,但仍然可以看出画的是类似占卜用的甲骨文。
甲骨文并不清晰,吴俊宏看得既仔细又专注,又用放大镜观察,直到看得头昏眼花,仍然不知甲骨文写的什么内容。
幸好旁边还有一行小注释,依稀中似乎还能够猜出八九不离十。
“这个竹简,内容丰富,值得好好研究!先别急,慢慢琢磨,”吴俊宏喝了一口茶水,拍了拍谢国瑞的肩膀,“我还有其他事先走,以后有空再探讨。”
谢国瑞点点头。
谢国瑞与吴俊宏一有空就在一起共同研究穿越理论以及实践。
这样研究了数月,终于有了大致清晰的轮廓。
穿越或者转移时空,需要巨大的气场能量,古代高僧以静坐禅定觉识层次,故能穿越三界九地,达到天、人、鬼、畜等精神层次。
若为寻常者,可借由吸收气场能量的物质作为媒介,一样可以达到转换时空的目的。
古人虚幻的理论,令人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