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内阁制度(2 / 3)

【明成祖朱棣:不是爹你听完解释.....】

【明太祖朱元璋:不听,我这个时候的你就跪在门外,现在咱就去抽他一顿。】

【明成祖朱棣:....(死就死吧!反正死的是燕王关他永乐大帝什么事!)】

【李凡:其实朱棣重用厂卫这件事,总体来说有利有弊,当时的情况肯定是利大于弊,之后到了大明中后期,因为皇帝的无能厂卫的危害就爆发了出来了,所以关于厂卫我的建议是可以用,但是一定要警惕危害。】

【李凡:朱棣对经营北方之事极为看重,况且南京一带多为朱允炆旧部,时时处处加以掣肘。

于是乎,在永乐七年,朱棣着力营建北京天寿山长陵,借此昭示立足北方的坚毅决心。

与此同时,针对漠北尚存的北元势力,朱棣采取怀柔征剿、恩威并施之策。拉拢弱小部落,打压强大部落。

从而致使北元内部渐次分裂为鞑靼、瓦剌等诸多大小部落,以至蒙古内部争斗激烈,只得依靠明廷的接济方能生存。

永乐十四年,在朱棣的决然态度之下,大明帝国的基础建设开启了,北平开始修筑皇宫紫禁城,永乐十九年,朱棣郑重地将大明国都迁到了北京。】

.........

李凡在群里发了现代紫禁城的画面。

高大的城墙,厚重的城门,庄严的大殿。

雄伟、堂皇、庄重这是群里皇帝对紫禁城的形容。

...........

【李凡:在此期间,朱棣踏上了所有帝王终其一生的追求之旅,那便是拓土开疆,铸就万世之基业的征程。

永乐四年,一个难得的机遇,安南国内陷入混乱,安南皇室陈氏子孙前来大明求救,渴盼朱棣能派兵至安南帮助复国。

朱棣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命成国公朱能为总兵官,西平候沐晟为左副将军,新城侯张辅为右副将军,率领大军挺进安南。

同年,安南全境被明军拿下。安南被改称为交趾,设立交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以及都指挥使司。

安南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县通通被纳入大明版图。】

【明太祖朱元璋:朱老四,咱不是立下祖训安南是咱大明永不征之国吗?你小子是咱不让你干什么你就要干什么是吧!你小子一百斤得有九十九斤的反骨是吧!】

【明成祖朱棣:爹,这事真不怪我,是他们自己先内乱,我只是帮他们平叛,只是他们王室都死光了,那我只好勉为其难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