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秦李白谋划证券转型,陈骏父子暗谋应对(1 / 3)

在繁华的中环,干诺道50号,鳄鱼恤大厦的顶层,秦李白正坐在董事长办公室内,心中酝酿着一个大胆的计划。

他决定让晨星投资涉足新的领域,转型为一家专注于投资的证券公司。

“但是,获取证券牌照的过程复杂且耗时,”

秦李白深知这一点,“所以我打算直接收购一家已持有全面牌照的证券公司。”

香江的金融市场,充斥着大小不一的证券公司,其中不乏一些资产仅在一两千万港币左右的小型机构。

秦李白的目标明确,他需要的是一家拥有完备证券从业牌照的公司,以便在未来开展多元化业务。

秦李白的计划并非空穴来风。过去半个月,晨星投资在股市中的表现亮眼,其自有资金再次膨胀至约一亿港币。

这笔资金足以收购一家中大型证券公司,但他并未急于行动。

秦李白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他相信自己能够独立支撑起一家证券公司,只需团队成员忠实执行指令即可。

优秀的人才和更多的资本,可以在公司声名鹊起后逐步引入。

秦李白的资金充裕,足以保障公司的日常运营,甚至可以通过汇丰银行申请高达十倍的杠杆配资,因此资金并非当务之急。

相比之下,证券经营牌照显得更为关键。

直接购买一家完整牌照的公司,不仅价格高昂,而且未必能找到愿意出售的卖家。秦李白决定另辟蹊径,寻找性价比更高的解决方案。

梁安德,秦李白的助手,迅速找到了一份资料,上面详细列出了几家可能符合秦李白需求的公司。

他带着这份文件,面带微笑地返回了42层的办公室。

“BOSS,我发现了一家小型证券公司,福德证券,非常适合您的要求。”

说着,他将文件递给了秦李白。

福德证券,由章节远创立于1971年,曾一度管理着四千万港币的资金。

然而,1976年的股灾对其造成了沉重打击,随后的一系列投资失败,导致投资人纷纷撤资,如今管理资金已锐减至不足三百万港币,濒临破产。

尽管如此,福德证券的牌照齐全,涵盖了证券承销与保荐、经纪、自营、咨询、财务顾问、资产管理、融资融券等业务。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初衷宏大,准备充分,但命运弄人,未能如愿发展。

对于这样一家即将倒闭的小型证券公司,收购价格仅为200万港币。

但秦李白意识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