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奔赴广城(4 / 30)

实没什么好看的,因为任何数据都没有,能看到的只有个项目名字以及间接……保密条例下,任何MMK34材料的资料都被禁止外传,所有的一切都封锁在人工智能材料研究所里。

现在哪怕是徐申学,其实也只是从何教授口头上知道了一些基本情况,但是详细资料依旧不得而知。

现在,他更有兴趣的是于泰和项目组!

对于于泰和,他不知道,更不熟悉,因为于泰和只是一个入职一年左右的研发人员而已,技术等级才是W7级……

第2/2页)

W7级这个级别,对于外头的普通打工人而言,兴许就是年薪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让很多普通人羡慕基地的大佬了。

但是在庞大的智云集团的研发体系里,W7级只是属于基层研发管理岗位……就是诸多普通项目组里的组长级别……这种级别的人,哪怕是在人工智能材料研究所里,也有至少二十几个。

然后人工智能材料研究所里,还有好几个W9甚至W10级别的资深工程师。

再往上,还有广城智云科技园的这个大基地里,也有不少W10-W13级别的科学家。

而最顶级的W15级别以及次顶级的W14级别,这种就极少了,其中的W15在整个智云里也就那么三四个,都是徐申学亲自认可,轮流使用SS级别科研名额的顶级科学家。

智云集团里的各种工程师,科学家,顶级科学家可多了去……于泰和在其中,也只是个普通的基层技术人员而已,顶多就是研究方向比较小众,搞的是新兴的人工智能材料领域。

任凭徐申学怎么想,他之前都没有想象到过,一种常温超导材料,竟然会在这种基层技术人员的手中被研发出来。

他之前所期待的是那些天才科学家,比如同样搞材料领域的王斌耀教授……这位科学家的才华肉眼可见,见过的人谁不得说一句这位是顶级天才啊,而且成果也极多,半固态电池能够搞出来,就是严重依赖了他的研究成果。

同时正在研发的光刻机等一些半导体诸多核心设备所需要的材料以及耗材,都严重依赖他的诸多研究成果……甚至可以说没有他的研究成果,现在正在研发的EUV光刻机的连镜片都没得用……因为没有相应的材料。

徐申学以前还想着,如果有人能够把常温超导材料这些黑科技搞出来的,那么大概率就是王斌耀教授了……尤其是在自己把一个宝贵的SS级别科研名额里的大半时间,都给了他使用的情况下。

最近半年,王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