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订单爆炸(第十二更)(4 / 16)

应链建设,展开扶持国产供应商,另外一边也持续稳步推进秋季旗舰机以及C1换代机型的研发。

与此同时,智云C1依旧热卖!

尤其是随着比亚迪的代工厂进入了大规模量产阶段后,随着产能的全面攀升,销量也是大幅度增加。

同时海外内各地运营商,一级渠道商的庞大订货,让智云科技除开了自有渠道的销售外,光是这些第三方渠道的采购订单,就超过了一百万台,其中出口订单超过三十万台。

三月二十六日,喜欢开发布会,制造各种震惊新闻的智云科技,再一次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的季成河正式对外公布了:智云C1的第三方订单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万台,其中出口订单超过三十万台。

这个消息公布出去后,舆论先是震惊,然后沉默,最终就砰的一声,彻底炸了!

从来没有一家国产手机厂商,能够把高端手机做到这个程度……从来都没有!

存稿都干完了,明天继续。第2/2页)

唯一消息比较明确的就是,新手机肯定会采用8250/8650芯片,移动版会采用OMAP3640芯片……都是当代最顶级的手机芯片!

而这两种芯片同时出现在智云科技的供应商序列里,也意味着智云科技勉强算是摆脱了之前SOC芯片单一供应商的尴尬又危险的情况。

这对供应链的安全至关重要!

不仅仅SOC芯片如此,通讯基带也是摆脱了高通单独供货的情况,除了高通的通讯基带外,智云科技以及威酷电子,还和英飞凌也签署了通讯基带的合作,向他们采购3G基带,用于后续部分采用非高通soc方案的中低端机型。

而比较独特的TD基带,这玩意采用国产的展讯基带以及联芯。

基本上,每一样核心零配件的供应商都有最少两家甚至有三家。

智云科技这么做,主要是为了施行二八原则,即一种零配件,主供应商就算再好,也只能获得百分之八十的订单;还有百分之二十的订单给次级供应商……

一旦主供应商出问题,立马就用次供应商顶上去。

这是为了确保供应链安全的常见做法……除非没得选,不然厂商大多都会选择推行这一采购原则,当然,具体比例不太一样。

这不仅仅能确保安全,并且促进了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控制采购成本以及促进供应商的研发积极心。

智云科技除了芯片外,屏幕以及电池以及内存,储存等零部件都如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