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要写《达芬奇密码》,就不能放过《天使与魔鬼》,前者是后者的续集。
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痴迷于《天使与魔鬼》以及《达芬奇密码》这两本书,才让唐朋的英文水平达到现在的程度。要知道那时候每天窝在寝室里看书,差一点翻烂了一本既是盗版又是微缩版字母比蚂蚁还小的《牛津英语词典》……
每天清晨早起,都会到校园里跑步。几乎每次都会遇见苏姗与秋芸菲,两个人一样飞荡的马尾一样飘扬的青春,俏颜如花身姿如柳,微笑着颌首致意,然后并肩慢跑在圆弧的跑道上,接受四周那些或是羡慕或是嫉妒的目光,一整天心情爽翻天。
等到洗簌完毕吃过早餐,夹着厚厚的教科书游窜与各个讲堂之间,唐朋像一块人形海绵一样吸收着知识水分,如痴如醉。以前的他从未想过,汲取知识会让人有这样愉悦满足的感觉,大叹前世真的算是活到狗身上去了。
然后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在那片校园一角荡漾着金黄余晖的榕树林,背上吉他弹奏一曲悠扬的曲调,唱几句自创的或者流行的歌曲,倾听者章小娴温婉的嗓音说着简单或每每发人深思的闲话,忍受着庄文镪从嗓子里嚎出来的惊飞群鸟的噪音,直到日落西山,夜淡如水……
晚上唐朋就会在自习室或者图书馆里,完成《人在纽约》的剧本之余,“创作”自己人生的第一部小说——《天使与魔鬼》。
生活是如此的充实、美好。
经过十几天的熟悉和稳定,开学之初的杂乱骚动渐渐过去,唐朋所在的大一八班迎来新生班会。
辅导员郑中海是一个有着“地中海”发型的中年男人,带着黑边眼镜,身材消瘦。雪白的白衬衫灰色的西装裤,脚上的皮鞋擦得铮亮。
很有一副文质彬彬的学者派头。
他走进教室的时候,身后跟着两个助理辅导员,各自捧着厚厚的一大摞资料放到讲台上,然后在“地中海”的示意下一一分发给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
“入学已经有一段时间,大家也都差不多相互熟悉了。任何一个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才能团结大家增强凝聚力,说得难听点,叫做蛇无头不行……”
下面就传来一阵嗡嗡的议论,显然大家都觉得辅导员这话还真是“难听”。
“咳咳……”
郑中海清了清嗓,略微提高音量:“大家是不是都觉得这话难听呢?不要提前下结论,如果你们不能团结一心互助互进,在这一届的新生班级里争取一个好的名次,我这里不仅有更难听的话,还会作更难看的事